從廟會裡出來,朱厚照出了一身透汗,再加上玩鬨過度,就不願意走了,非得讓張驥找個地方歇息歇息。
張驥當然不能把朱厚照往青樓勾欄裡麵領,其他的他都可以滿足,但是最好還是讓朱厚照彆沉湎女色,尤其是彆吃“外賣”,免得一發不可收拾。
在朱厚照的央求下,張驥他們找了一家茶館,一邊喝茶一邊聽書。
說書人這個行當古來有之,今天這個茶館裡的說書先生,說的是明朝最初版本的大明英烈,就是太祖朱元璋和麾下文武建立明朝的故事。
朱厚照在宮裡哪聽過這些,說書先生的話術又會下鉤子引人聽。
朱厚照一邊喝茶歇息一邊聽,講的就是他祖宗的事情,彆有一番滋味。
但是民間傳說和正史肯定大相徑庭,比如朱厚照聽到自己的祖宗竟然還有好幾個結拜兄弟,什麼湯和鄧愈,郭英,胡大海,常遇春等等。
朱厚照一扯張驥的袖子,疑惑道:“二舅,太祖爺爺真的有結拜的兄弟嗎?我怎麼不知道。”
張驥樂不可支,朱元璋結拜七兄弟,堪比金剛葫蘆娃,評書吹的那叫一個厲害,隨即麵色一整。
“這叫演義,就是把一些傳說糅合在一起,聽著讓人熱血沸騰,是說書先生引人入勝的手段而已,你就聽一樂嗬吧!”
這話哄小孩子自然行,但是緊挨著張驥他們的另一張桌子,有人聽到了張驥的話,立即反駁道:“傳說?你怎麼知道是傳說?你親眼看到了?”
張驥沒搭理這個抬杠的,有沒有這事,朱厚照能不知道。
自家這外甥可是正牌子大明皇嗣,從太祖實錄到憲宗皇帝的起居記錄都有,權威的很嘛!
今天的茶館裡,說的並不是“連續劇”,而是選的比較吸引人的段落來說,比如剛才講的是朱元璋陸家莊七雄結義。
歇息一會後,又開始講燕王掃北,就是朱棣靖難的故事。
朱厚照又來勁了,因為說書先生講的這段,他聽老師楊廷和提起過。
楊廷和比較客觀,說的肯定是正史,和說書先生講的出入就大了。
比如這段說的是李景隆臨陣倒戈,迎接燕王朱棣進了金陵城,朱厚照又有話說了。
“二舅,他講的不對,我去年還見過李璿,按照李璿家裡留下的書記載,是成祖爺爺深明大義……”
李璿,就是李景隆的曾孫,去年剛剛世襲了南京錦衣衛指揮使。
張驥也被朱厚照逗笑了。
“阿壽,燕王掃北,聽著就是傳說,這個北,指的是河北,我當年也聽過傳說,問我老家在哪裡,山西洪洞大槐樹,其實就是把彆的地方的人,遷徙到應該打仗空虛的河北一帶……”
朱厚照說話的時候,聲音不大,張驥說的時候,聲音就大了。
鄰桌那位客人再次拍了桌子,“休得胡言亂語,你知道些什麼,我來是聽書的,你再胡言亂語,馬上滾出去。”
張驥也是有脾氣的,就沒見過這種較真抬杠的人,轉首正眼看了看對方。
隻見對方坐在那裡就顯得很高,麵容粗獷,年歲倒是不大,二十出頭的樣子,讓他雙眼一凝的是,此人的手邊竟然放著一把刀。
張永早就看見了,所以張永的走位非常靠譜,身高接近兩米的他擋在了兩桌之間,可以做到隨時都保護朱厚照和張驥。
張驥見朱厚照要繼續說,急忙阻止道:“他說的對,咱們繼續聽書吧!這就是個樂子,歇息好了,咱們還得去準備禮物呢!”
朱厚照的精神頭也不是那麼集中,把注意力就轉移到了台上,卻是沒有看到張驥給張永和手下健仆們的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