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話,自己的苦悶,朱佑樘沒有給張驥細說。
因為寵信宦官李廣,被李廣詐騙之後的幡然醒悟,朱佑樘是很想再做一番事業的。
可等他回頭一看,弘治初年形成的大好局麵,竟然有土崩瓦解之勢。
不但勳貴外戚難製,滿朝文武也貌似在拉幫結派,遷牽一而發動全身,九五之尊的他都感覺棘手,難以下手了。
“姐夫,那接下來怎麼辦?”
張驥自己看的沒有那麼高遠,可朱佑樘畢竟號稱是中興大明的關鍵一帝,又當了十多年皇帝,怎麼也比他這個穿越而來的半桶水強的多。
“先拖著吧!午門置對,全都是針對程敏政的,接下來應該有人幫他們說說話,等到事態平息之後,再輕輕放下便是。”
朱佑樘這個拖字訣,顯然是低估了有人想扳倒程敏政的決心和能力。
當天下午,朝廷議論紛紛,舉子也評論鼎沸,看這個架勢,想等風聲過了再解決,根本不可能。
倒也不是沒有人替程敏政這邊說話,比如擔任吏部左侍郎的翰林學士吳寬,本就是唐伯虎的同鄉,對唐伯虎十分同情。
上疏說唐伯虎隻是在程敏政家中往來幾次,就有人嫉妒其名聲,大加詆毀,落得這個下場,委實不應該。
另外還有同考官王鏊,也說唐寅和徐經隻是嘴巴不太好,喜歡自誇,並沒有犯下什麼大錯。
隻是這些人提到的都是春闈案本身,而沒有觸及春闈案背後的根由,完全解決不了大問題。
張驥有點著急了,他看出了皇帝姐夫的為難,看出程敏政,唐伯虎和徐經的危險。
照這個情況和走勢下去,隻會按照曆史上記載的那樣,程敏政吐血而死,唐伯虎和徐經一蹶不振,窮困潦倒而死。
所以張驥十分迫切的想要做一隻小蝴蝶,竭儘所能的改變唐伯虎的命運。
這也是在給他自己注射強心針,如果連唐伯虎的命運都無法改變,那他自己的命運,怕也是嘉靖皇帝刀下的亡魂啊!
這件事必須往根裡刨,往祖墳上刨。
因為張驥知道,他之所以被牽扯到春闈案中,卻沒有被人刁難,置對,是皇帝姐夫對他的百般回護。
或者也是他身上虱子多了不怕咬,那些幕後黑手不想分散了力度,便舍棄了他,轉而專攻程敏政三人,先收拾了程敏政再回頭收拾他。
見識到了政治鬥爭的凶險,張驥自認被上了一課。
回到家他把氣兒撒在了那些糾集來的潑皮無賴身上,恨不得把參與倒賣考題的人全砍死,亂刃分屍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