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兒說給這邊添酒添茶,一會又給加菜什麼的,很矚目的證明著自己的存在感。
偏偏彆人還挑不出毛病,他都降尊紆貴了,很難得好不好。
借著這樣的機會,張驥偶爾會在路過朱佑樘這一桌的時候,指出某某新科進士,如何如何。
朱佑樘自然要眼神掃過去看看,彆小看這一望,等於是在朱佑樘的心目中加深了印象,讓被看被望者贏在為官的起跑線上。
國宴是嚴肅的,沒有絲竹之樂,赴宴的大部分還心神緊張,所以沒有影視劇和中那麼多的花活,進行了大概一個時辰不到就結束了。
下午的時候,關於這些新科進士的安排就做出了決定。
基本上都會被放到六部觀政一個月到三個月,等於實習期,看表現再決定最後的工作。
王守仁老早就撈到一個苦差事,當天就出京前往西北料理威寧伯王越的後事。
雖然辛苦,但絕不會出現差錯,回來之後肯定要被評價極好,撈個好位置。
張驥的一番苦心,再加上馬文升的影響力,他看好的高良弼,柳尚義等人,也都沒有被安排在邊邊角角的旮旯裡觀政,在實習期很容易出成績,給上官們留下好印象,前途基本上不會出現波折。
再說唐伯虎和徐經,謹記著張驥的提醒,這天晚上在酒樓擺宴。
一來是再次給高良弼等人慶賀,二來也請來了本次會試的前三名,以及交好的進士和舉人們,總計二十一人。
張驥這次沒讓唐伯虎玩花酒那一套,而是一場很正式的會飲,就是互相認識一下,交個朋友。
這就是包裝了,張驥自詡六邊形戰士,那麼在這些文人,以後的文官當中,樹立的形象當然要好一點。
難免要自我標榜,顯得清清正正。
唐伯虎還是老一套,話裡話外點明張驥在春闈案中的貢獻,粉刷一下張驥的正麵形象,然後如果想在觀政之後留在京城,張驥可以出力等等。
倫文敘作為此次的狀元,肯定是要留在翰林院成為清貴,張驥和他聊的不錯。
尤其是憶苦思甜,引起了倫文敘的共鳴。
倫文敘能以一介農夫之子位列狀元,這其中吃了多少苦無人能體會。
偏偏張驥能說到倫文敘的心坎上,令倫文敘有相見恨晚之感。
再有唐伯虎,高良弼等人佐證,先入為主的認為張二國舅絕非傳言中的飛揚跋扈之徒,在楊鵬案,春闈案中的表現可圈可點。
酒酣耳熱,倫文敘這個大頭仔就提出了一個請求。
“侯爺,我與吏部右侍郎梁儲大人的孫子梁晨關係很好,我的四女兒想嫁給梁晨,還缺一個有份量的媒人,不知侯爺是否有空玉成此事?”
張驥一聽沒說的,“舉手之勞,我還沒做過媒人,做一次又何妨,回頭我就跟梁晨那邊透個話。”
張驥雖然不認識梁晨,但唐伯虎他們肯定認識,他的出麵隻是顯得倫文敘重視此事罷了,名頭的份量重要而已。
倫文敘大喜,他的四女兒和梁儲之孫早就認識,但是倫文敘的家境太差。
即便女兒有意也不好提起,如今有當朝國舅做媒人,讓梁晨過來提親肯定沒啥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