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09章 兩場盛宴各不同(2 / 2)

除了張驥在楊鵬案中或者故意,或者因為疏忽導致了十幾二十個勳貴身亡之外,張驥手裡的來錢渠道,惹人眼紅了。

“公爺,建昌侯有點太不像話了,仗著陛下恩寵,一手包辦了奏請的鹽引,去年隻是半年時間,就從他手裡流出了超過百萬鹽引,賺了個盆滿缽滿,反觀我等,不但失去了奏請鹽引的機會,弄到鹽引還得被他打壓,賣不出去,真是可恨。”

說這話的是新寧伯譚綸,他兒子差點死在昭獄,這筆帳被他算在了張驥頭上。

而歸根結底還是利益之爭,他前段時間從周家兄弟手裡買了一批鹽引,結果因為張驥砸手裡了,鹽引幾成白紙,心氣很是不順。

“不止,張驥還插手了玉石生意,聽說還要再開幾個糧鋪,綢緞莊,吃相太難看了,弄的那幾家掌櫃東家們叫苦不迭,已經揚言再不想辦法,就得被逼著關門,那我們自然就拿不到利益分紅了。”

“我們說的再多也沒用,人家是陛下的舅子,聖眷正隆,多吃多拿也是應該,就我所知,周家那兄弟倆都被擠兌哭了,鋪子生意沒了八成,莊田也轉給張驥七千多畝,合著辛苦多年,全便宜了張驥,那又如何?太皇太後那邊都隻當不知道呢!”

發牢騷的有,發狠的也有,張懋聽著這些言辭,花白的眉毛緊皺。

張驥的出現,已經嚴重損害了他們這幫勳貴的利益,但正如剛才說的,弘治天子對張驥太好了。

張驥正當紅,還紅的發紫,這時候跟張驥碰撞,殊為不智。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女聲響起。

“各位叔伯,姨父,想要整治建昌侯其實也簡單的很,他受陛下的恩寵又如何,其自身全是毛病,不法之事眾多,稍加推動,即便不能讓他身敗名裂,也夠他喝一壺的。”

說話的不是旁人,正是和張驥有嫌隙的張元瑛。

張懋臉色一沉,他寵愛這個孫女沒錯,但這是什麼場合?一個女娃子家家能說話嗎?

隻是沒等他開口訓斥,新寧伯譚綸先開口了。

“元瑛有什麼好主意?說來聽聽。”

張元瑛豎起三根手指頭,“對付他,我有三招,傷其財,斷其寵,毀其名。”

張懋等人沒想到張元瑛還能弄出一二三來。

張懋好奇說道:“你且說來聽聽,怎麼個傷,斷,毀。”

“建昌侯壟斷鹽引自己販私鹽,損害的不止諸位叔伯姨父的利益,還有朝廷利益,還有長蘆,兩淮鹽戶的利益,隻要鼓動鹽戶鬨事,鼓動邊境衛所訴苦,陛下肯定不會再給其鹽引,這是一傷。

其次我聽馬誠姨爺說起過,建昌侯在打聽上好的木料,陳年的尤其好,可以做局讓其吃個大虧,損失個幾十萬兩銀子不在話下,這是二傷。

再有第三,便是讓新任的昌化伯邵傑毀掉昌華的雞血石礦,田黃石礦,讓其沒有玉石可賣。”

張懋等人連連點頭,這都是他們輕易可以辦到的,邊境的衛所,鹽戶所在的衛所,他們能支使的人太多了。

邵傑跟張驥的仇怨不小,應該能聽話,至於作局坑張驥一把,他們毫無心理壓力。

張元瑛繼續說道:“斷其寵,那便是離間建昌侯和陛下的關係,讓其失寵,重點可以落在太子身上,這個就恕小女子買個關子,不能明說了,而毀其名,其實也不用使多大的力氣,建昌侯在文官百僚那邊的名聲本來就不好,讓其露出幾個破綻,攻擊他的人就不會少,雖然他本來的名聲就臭大街,但再臭一些更好,那幫文人可是向來殺人不見血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