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21章 來互相傷害啊(2 / 2)

張驥哪敢讓朱厚照琢磨這種事兒,萬一大外甥來了好奇心,動手能力還強,坐起實驗來,豈不是有概率把皇宮給送上天。

那他就不用扇動蝴蝶小翅膀,直接躺平算了。

為了轉移朱厚照的注意力,那就隻能給其作業加碼,捎帶欺騙的告訴朱厚照,想搞清楚這些,起碼數理化得及格,否則就不用瞎折騰了。

張驥這種近乎於直接掀桌子,人道毀滅的行徑,最直觀的結果就是除了文官集團之外,那些針對他的小動作全部偃旗息鼓。

很顯然,有人被張驥的恐怖手段嚇著了,不想再步譚綸父子的後塵。

這就是一力降十會,麵對這種局麵,張元瑛恨的壓根癢癢。

但是她爺爺已經放話,先消停一陣子,她憋氣也得忍著,因為她爺爺也怕家裡被送豬油啊!

張元瑛研究了兩天,搞不懂豬油為什麼會爆炸。

但是她覺得,搞定弄出豬油爆炸的人就行了,因此又暗搓搓的緊鑼密鼓的推動她的另外一個計劃。

借文官集團的手,掐死建昌侯。

張驥的反擊犀利且有效,總結成一句話,那就是來啊!互相傷害啊!

這個辦法對付勳貴外戚有效,但是針對文官集團,說實話,張驥不敢用。

大明朝如果發生唐代中晚期那種宰相當街被刺殺的事件,就是對曆史發展的侮辱。

縱觀有明一朝,當官雖然危險係數很高,但來自於同僚互相真捅刀子的還真一件沒有。

而且兩次爆炸事件雖然被傳的沸沸揚揚,神神叨叨,但有的人不問緣由,直接認定就是建昌侯所為。

再聯係之前幾件彈劾之事,針對張驥的奏折又有摞滿的趨勢。

尤其緊要的便是鹽戶,灶戶的暴動,兩大鹽場的經營和產出受到了極大影響,而鹽業一直都是大明朝的支柱性產業,波及的是大明朝的錢袋子。

更甚的是,食鹽的產量還涉及到開中法,也就是調撥給商戶的部分,由商戶輸送各種生活物資到邊關,再回頭拿鹽引換鹽銷售。

一旦鹽場無鹽可出,商戶自然不會再傻傻的往邊關輸送物資,那影響的可是國防根基。

因此今天早朝,兵部尚書劉大夏就開始一通噴。

他噴的很有藝術性,先針對的是不服兵部管轄的禁軍,極力請求弘治天子把禁軍也納入兵部管轄。

隨後才提及鹽田灶戶暴動,已經波及到了邊關的穩定。

最後一錘定音,要求弘治天子嚴懲建昌侯,平息鹽田灶戶的怒火。

這是一場有預謀的早朝,劉大夏發言完畢,就是戶部尚書,用數據數字說話。

如果鹽田灶戶的事情不平息下來,今年國庫歲入會減少幾多銀兩等等。

然後吏部右侍郎也發言,針對的是人事安排。

兩大鹽場所在地的地方官,鎮守太監等等,準備來個大換血。

最後站出來發言的就是份量極重的內閣大學士謝遷。

這位更能說,在早朝就發言超過半個時辰,把坐在龍椅上的朱佑樘說的都頭昏腦脹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