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57章 彆整一二三(2 / 2)

曹達他們撤的雖然快,但還是造成了一定傷亡,因為兩罐豬油爆炸,造成的動靜太大了,很多沒見過聽過的人,嚇懵圈了,跑了相反的方向,被大火吞噬掉了。

曹達聽到爆響,嗅到空氣中飄來的葷油味,不由得破口大罵。

“建昌侯,果然是你炸了京中勳貴,咱們沒完,你等著瞧。”

山火一路蔓延,許泰等沒有了火勢轉向的危險,親自帶人查看火場,撿到了一些武器還還能辨認的衣物。

“侯爺,是衙兵,就是不知道是地方州府的,還是布政使衙門的,但肯定跑不了這幫孫子。”

“眼見不一定為實,且看吧!我們繼續趕路。”

張驥覺得現在追查沒有意義,趕到淮安府一切都會見分曉。

發生了這個小插曲過後,直到臨近淮安府都一路平安。

淮安府是兩淮鹽場中心重鎮,張驥之前來過,這次算是舊地重遊,但相隔卻已然近千年,連輪廓都認不出來了。

張驥看到淮安府城門大開,距離城門不遠處,有幾十人在那等著,有見過麵的廖豐,白無憂等人。

出頭的是一個穿著正四品補服的中年人,對行來的張驥拱手為禮。

“淮安府知府陸友銘,見過建昌侯,鹽運使張大人。”

張驥沒和陸友銘打過交道,但是據他所知,這位也算是一個人物,因為為官以來一直在兩淮地方打轉。

先是出任鳳陽知縣,後來調任揚州知府,繼而轉任淮安知府,十幾年都圍著鹽場打轉,這在大明官場的規矩來說,已經有些不正常。

陸友銘又把鳳陽知府,揚州知府等官員介紹給張驥。

之所以落不下鳳陽府,是因為此地特殊,而且還有一個鎮守太監,實際上比普通知府要高半級。

比如現在陪著張驥的汪敏就說,“侯爺,鳳陽鎮守太監蔣弘,可是個老陰貨,彆看是被貶斥到鳳陽的,但在鳳陽也沒閒著,串聯地方鎮守分守太監,勾連兩淮地方和鹽商,沒少撈銀子。”

張驥點頭表示明白,這都是老中醫開藥方,換湯不換藥了,他一點都不奇怪。

現在就是看這幫家夥怎麼出牌,是不是要掀桌子,無論怎麼個玩法,他都會讓這些家夥知道什麼叫小胳膊擰不過大腿。

簡單的寒暄過後,以張驥為首,由廖豐等行省一級的官員和蔣弘陪著,一起前往知府衙門。

開場白肯定是吃吃喝喝,張驥也沒壞了規矩,該吃吃,該喝喝,隻是在酒席末尾說明了他對鹽政整頓的決心,重點就是追繳鹽課銀子。

既然巡鹽禦史衙門失火了,那麼兩淮地方上的備用賬冊,也就是核銷賬冊就成了重點,大明兩淮每年出多少鹽,賣多少錢,就算是假賬,那也得拿出賬本才行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