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88章 沐猴而冠(2 / 2)

沈瓊蓮說讓張驥稍等,她很快去而複返拿來了一個小冊子,“這是沈煉兄弟倆去年搜集的貿易物價,今年應該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動。”

張驥好奇的拿過來一看,不得不說人家骨子裡就是做生意的,把物資的產地價格,批發價格,售賣價格詳細的列出來,就憑這個,也活該人家發財。

張驥重點是看外貿,當他看到一擔生絲在江南的價格是五十兩,而運到日倭的價格是五百兩,有點懵。

“瓊蓮,這個價格是不是記錯了?”

沈瓊蓮看了看,“不會有錯,倭人自己雖然也產生絲,但是質量不好,而且倭人的貴族對大明的絲綢情有獨鐘,使用大明的絲綢是一種身份的象征,所以生絲在倭國供不應求。”

“還有一點,倭國產銀,有很多大的銀礦,不介意多花些銀子買大明的生絲等物產,逐漸的就推高了價格。”

張驥隱約有點懂了,這個時候的倭國,還不是豐臣秀吉跨海攻打朝鮮的時候,他的腦海已經浮現了某個外國人描述的,見到倭人的第一眼,還以為是猴子騎在狗身上,那麼買大明的絲綢來個沐猴而冠,也不難理解嘛!

“沈家是怎麼得到這些信息的?”

“朝廷雖然海禁,但也有人鋌而走險,甚至占據外海的島嶼和倭人,琉球進行貿易,賺了不少銀子,而這些人想采購商品,就隻能找內陸的商戶合作。”

張驥沒想到這個時候就有海盜的雛形了,再謝謝嘉靖末年到萬曆時,倭寇橫行一時,估計就是現在打下的基礎。

張驥想開海,進行大航海,絕不會放任海盜雛形繼續成長,那麼就得擁有一定的海上軍事力量,說到底,還是要拿實力說話,用戰艦開道,因此造船廠,必須儘快辦起來。

第二天下了早朝的時候,首輔大學士劉健來到昌國公府,做這個媒人。

張驥早就知道劉健今天會來,大開中門歡迎,哪怕劉健不想多呆,也隻能留下喝喝茶再走。

張驥對劉健很尊重,畢竟是相當於宰相的首輔,而且結合各方麵的信息來看,劉健做這個首輔乃是眾望所歸,李東陽和謝遷都比不上他。

張驥把寫有生辰八字的紅紙遞給劉健,“劉大人,這次要麻煩您了。”

劉健有點不待見張驥,主要還是因為張驥借這次京察搞事,還把戶部弄的空了,讓他這個主管領導很沒麵子。

不過這次算是私事,還是天子所請,劉健不得不捏著鼻子辦事。

隻是張驥話還沒說幾句,郭寧快步跑了進來,大聲說道:“二哥,出事了。”

張驥瞪了郭寧一眼,郭寧這才看到首輔大學士劉健在此,立馬閉嘴,但渾身亂動,跟活燒屁股似的站不住,看來是真的出了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