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94章 惡名立住了(1 / 2)

秦臻本來還想狡辯否認,但是當初跟他和侶端前往兩淮地方的心腹手下,被揪了出來,任何話語就顯得蒼白無力了。

秦臻以前覺得自己是個爺們漢子,但真的下獄,麵對諸般酷刑,他才知道自己也是一個普通人,一樣也怕疼。

秦紘一言不發,秦臻抻不住了,“銀子沒有現銀,都用於利益交換了,或者買了良田,大多掛靠在親戚名下。”

隨著秦臻老實交代,秦家的家底逐漸被理清,單單是良田就是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數字,還有很對店鋪,礦山水利等等。

張驥看了看秦紘,“秦紘,你不說一個字,秦家也好不了,我們做一個交易如何?”

秦紘終於拿正眼看張驥,“什麼交易?”

“你把事情一五一十老實交代清楚,我可以答應你,給秦家留一個香火,用來傳宗接代,否則秦家,被誅滅九族可能誇張,但夷滅三族,我相信不難辦到。”

這句話突破了秦紘的心理防線,事實已經擺在眼前,秦家完蛋了,但如何能留個後,是最緊迫的問題。

秦臻有子嗣,是秦紘的孫子,今年才兩三歲,秦紘非常疼愛這個孫子。

“我信不過你,我要見首輔劉大人,向劉大人托孤,如果劉大人願意做這個見證,我就把一切都告訴你。”

張驥覺得這個要求合情合理,為了快刀斬亂麻,他親自去請劉健來當這個見證人。

而且按照大明律,兩三歲的孩子,即便是男丁也不會殺,因為這麼大的孩子,隻要不是關乎謀朝篡位的大罪,都有商量的餘地。

劉健對秦紘的觀感一直不錯,再加上他一直掌控人事和財政,多少要負領導責任,畢竟兩任戶部尚書都倒了,他的臉上實在沒有光彩。

劉健對秦紘父子,怒其不爭,已經做到了六部尚書的位置,差不多是位極人臣了,家中也有不少資財,三代都花不完,還這樣,隻能說人心不足蛇吞象。

但這個見證人不做還不行,關乎他的德行名聲,劉健隻能硬著頭皮來,順便再把秦紘的孫子領走進行安置。

秦紘沒有了心事,倒是知無不言,言無不儘,不光交代了他們父子的事情,還有其他人被他們父子供出來,涉及到兩個布政使,六個參政,十幾個知府,三十多個知縣。

以秦紘為首的這個貪腐團夥,正式宣告塌方式覆滅。

張驥第一時間就讓廠衛聯合三法司寫好了奏折,將秦紘的案子辦成鐵案。

唯一讓張驥等人疑惑的是,秦紘父子都說侶端不是他們殺的。

秦家父子已經這樣,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根本沒有必要說謊替彆人扛罪。

張驥等人也隻能先把這件事放下,一切以推動結案為前提。

馬文升也借助秦紘父子的案子,把京察蓋棺定論,那些之前攻訐他的人都啞火了,生怕被卷到秦紘父子的案子裡,和這個相比,換個地方做官,甚至丟官罷職都變得可以接受了。

把卷宗整理完畢,張驥不再事事冒頭,而是讓廠衛和三法司出麵向皇帝姐夫彙報,他已經夠找人恨了,再冒頭那就是跟自己過不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