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上任還有三把火,新衙門當然要有新氣象,首先第一件事,就是向和大明建立邦交關係的,派駐使者,同時也邀請他們來大明安排使館事宜。”
張驥有一份完整的計劃書,他為此特意用了好長的時間規劃,模板就是後世的外交框架,結合當前的實際情況進行操作。
大明因為朝貢外交的政策,培養了不少外交人才,起碼翻譯人才夠用,這都是了不得的外交資源。
對於外派的使者,張驥給予了最大的優待,不但官職都是從四品,而且允諾一派三年後,回來肯定官升一級。
並且在俸祿方麵毫不吝嗇,甚至是慷慨,一個大使的三年總俸祿,高達五萬兩銀子,其他隨員依次遞減,這麼說吧!建立一個駐外大使館,三年的花費最低預算是二十五萬兩。
好在現在和大明可以確立外交關係的地方和國家還不多,總額在可控範圍內。
“第二件事,就是把在大明境內活動的外國人都請來,不管是商人還是傳教士,一個都不能落下,重點是在南方,浙閩兩廣等地。”
“第三件事,改組市舶司,咱們這個衙門叫外交通商,除了外交之外還得通商,搞錢,沒有銀子,衙門可運轉不起來。”
……
張驥嘚吧嘚說了一通,馬璁聽的連連點頭,認為張驥思慮的已經足夠詳細,他們按部就班開展即可。
和馬璁對了一遍,確認沒有問題後,張驥在外交通商衙門進行了一次施政演講,而後讓大家集思廣益,拾遺補缺,爭取把這個衙門給立住。
因為眼下都是規劃,能成行的還都遠在千裡萬裡之外,所以對外派的大使,因為條件的優厚,展開了一係列的競爭。
這種好事哪找去?要知道除了無法外派的官員,剩下的都是小年輕,或者好些年都沒得到升遷的,大多都是五品以下的官員,有些還是六七品。
而一旦成為駐外大使,就立刻成為從四品,三年後就是正四品,再結合當前的官職,最低都是連升三級啊!
如此平步青雲的機會,太罕有了,一旦成為正四品的官職,在外則是一府知府,在京也是一部郎中啊!
張驥沒有摻和這些,而是提供了一個公平的環境,誰有能耐誰上,否則選出一個草包,酒囊飯袋出國當使者,丟的可是大明的臉麵。
隨著外交通商衙門走上正軌,各種事項有序進行,時間也進入到了八月。
八月初三這天,昌國公和德王府的婚事走完了所有程序,婚禮訂在八月十二,而八月十八則是今年恩科開考的日子。
這段時間張驥也沒閒著,身心都有點疲憊,主要還是走腎走多了。
得知張驥和德王嫡親孫女的婚禮確定下來,昌國公裡凡是有名位的小妾,都想抓緊機會把自己的肚子搞起來。
這次進門的可是正牌子大夫人,比馬月仙更名正言順,真要是立規矩,這幫小妾還真沒轍。
可如果肚子裡有崽就不一樣了,生出來再是庶子,也比嫡子年長,嫡子也得叫一聲哥,一聲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