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內秀的王詩琳,沒頭沒腦的回了這麼一句,然後就拽著王詩柔提出了告辭。
這反倒把王嫣整不會了,不知道王詩琳這是唱的哪一出。
張驥回到家的時候,王嫣特意把這件事跟張驥說了。
“你呀!還是小看了她,她才是極其聰明的,我猜她過幾天還會來,到時候要不要相認,就看你的意思了。”
王嫣愣了,“可以嗎?”
張驥一笑,“肉爛在鍋裡,家裡人知道沒什麼,就是彆大張旗鼓的就行,我想詩琳會跟王源說的。”
張驥是真的不在意,當事人就這麼幾個,還能往哪說,告訴王源父子,也就到此為止了。
等再過幾年,張驥的重心會轉移到南方,以出海為重點,京城這邊隻能兼顧,哪怕再傳出什麼流言,根本就不用在意。
王嫣心中感動,反而猶豫起來,不打算跟娘家人相認了。
張驥話已經說到這,剩下的就是王嫣的選擇了,他逗弄了張恒一會,就去了正堂。
晚飯之前,張驥把朱秀貞,馬月仙,沈瓊蓮等管賬的人找來。
朱秀貞還是第一次知道,府裡的小妾竟然還管錢,而且不是仨瓜倆棗,動不動就是幾萬十幾萬銀子,把她聽的都呆滯了。
總賬房還真是沈瓊蓮這個滕妾,因為到了十一月,還有一個月就得給戶部鹽課稅銀,所以她得總攬賬目。
“夫君,鹽業公司那邊,銀子都準備好了,因為不是整年,所以一百二十萬兩左右就夠了,之前的賬目,都由戶部給朝廷兜底。”
沈瓊蓮把賬本的目錄遞給張驥,“等到年底的時候,應該能結餘不到二十萬兩,妾身計算過,按照包稅的額度,明年鹽業公司的盈利會更高,保底能有一百五十萬兩。”
張驥心裡有數了,現在他來錢大頭就是鹽業,所有的項目現在還得靠鹽業公司輸血。
“瓊蓮,把今年鹽業公司的結餘提出來,給阿壽送去。”既然答應了朱厚照,那就得全力支持。
沈瓊蓮點頭表示知道,接下來就是綠竹的這一攤,店鋪什麼的,能有個不到十萬兩的盈利。
馬月仙則計算了一下屬於昌國公府的土地,這一塊也是大頭,現如今糧食和布帛都算流通貨幣的一種,今年秋天豐收,糧食折算成銀子,有三十萬兩左右,張驥這也算大地主了。
朱秀貞起初是呆滯,後來是震驚,再就是麻木,因為就連薑氏,滿倉兒,曉芸之流,府裡的小妾全都管著一攤事,哪怕最不起眼的,手裡也過著幾萬兩銀子呢!
張驥把賬目攏了一下,除去給朱厚照的銀子,府裡能動用的銀子,現在還有五十萬兩左右。
“瓊蓮,你跟沈煌說一聲,年前給他拿去三十萬兩,把造船的木料和工匠都準備好,不要怕花錢,一切都要最好的。”
沈瓊蓮知道張驥出海的意誌非常堅決,為了造船,已經花費了近百萬兩。
“沈煌那邊來信,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進行,但進度不是太快,明年一年能把框架拉起來就算快的了。”
張驥也知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造船不能馬虎,那是要出海遠航,萬一質量不過關,全泡湯可就糟心加搞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