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9章 流民帶來的問題(2 / 2)

田豐有許多事情都是交給李嚴來處理,包括這次接收安置流民的事情也交給了李嚴來辦。

而袁敘也是猜到了這個李嚴就是曆史上的蜀漢重臣之一。

李嚴在議事廳又仔仔細細地把流民的事講了一遍。

古代爭霸天下,不單單是文臣武將的比拚,更重要的是人口數量上的競爭。

生產糧食,打造兵器,修築城池等一係列工程都離不開了人口。

就比如說打仗,一方戰死了五萬兵馬,回到自家的地盤,一揮手又拉起了一支十萬人的部隊;而另一方戰死了五萬兵馬就元氣大傷,兵員得不到補充,無兵可用,最後也隻能滅亡。

所以人口越多,底氣越足。

打仗打得就是人口。

天下再過幾年就要大亂,袁敘必須要此之前廣收流民,就他們吸收為已用。

一旦天下大亂起來,各地諸侯也一定會意識到人口的重要性,肯定多加阻攔,不讓自己屬地的百姓離開。

李嚴的一番講解之下,袁敘和田豐也明白了問題所在:第一、現在的流民太多了,時常聚集在一起,容易惹是生非,而且流民之中還時不時有人煽動流民,意圖不軌;

第二、雖然現在提供流民的糧草還夠,但是長期以往下去必須會出現糧食緊張的問題;

第三、有人在後麵推動流民來南陽,後麵還有會幾萬,甚至十幾萬的流民進入南陽,加重南陽的財政負擔。

袁敘思考了一會兒,想到一個辦法,說道:“流民太多,聚集在一起容易生是非,那就給他們找點活。”

“把流民中的青壯招來,讓他們加固城牆、挖河道或者讓他們學習工匠,打鐵,為軍隊鍛造武器。”

以工代賑,這樣一來就能分擔很大一部分流民。

田豐也覺得這個辦法不錯,至少可以不讓流民閒下來。

這些流民一旦閒下來,想法就多了。

袁敘又說道:“至於糧草方麵,我會寫信給我叔父,希望他能從寫信給荊州刺史王睿,希望王睿能給我叔父麵子,調些糧草到南陽急用,待來年南陽收獲了,再糧食連本帶利地還給他。”

南陽郡地處南陽盆地,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境內河流眾多,號稱“中州糧倉”。

隻是自從黃巾之亂起,南陽多次成為戰場,大量肥沃的土地沒有好好地耕種。

隻要讓南陽平平安安耕種一年,修生養息一下,糧草問題就能解決了。

至於這個幕後黑手,袁敘和田豐兩人心照不宣,明白一定是張讓。

三人正在商議之時,突然門外傳來典韋的大嗓門。

“主公,袁十九回來了,還帶了幾個來自徐州糜家的人,現在就在門外候著。”

袁十九和王越之前分彆押送一車蒸餾酒前往徐州、冀州,和糜家、甄家交易。

徐州比較近點,不出意外的話,袁十九肯定比王越先回來了。

袁敘一聽糜家,當即笑道:“看來不用我向荊州的王睿借糧了,糧草它已經親自送上門了。”

“而且十九回來的正是時候,正好讓他去把流民中的煽動者給解決下。”

真是來得早不如來的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