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02章 借口:五溪蠻夷暴亂(2 / 2)

“應該有吧?”

“……”

劉辯這幾天在何太後的教導下,已經有一點點皇帝的樣子,像模像樣地問道:“不知道眾卿有何打算?”

何進如約地推薦道:“回陛下的話,臣推薦助軍右校尉袁敘前去平定異族。”

“袁校尉雖然年少,但是無論是平定黃巾賊,還是南陽趙慈之亂,都表現出能征善戰。”

“所以臣相信袁校尉一定能夠平定五溪蠻夷,還荊南百姓一片樂土。”

見是自己舅舅推薦的,劉辯覺得肯定沒錯,於是強裝威嚴地回答道:“準奏!”

何進又上奏說道:“陛下,不過這次的五溪蠻夷不同於之前的反賊。”

“這些五溪蠻夷出生在窮山惡水,從小就攀爬於山林之間,不僅熟悉山路,而且民風彪悍,各個力大無窮,對付起來恐怕要發費許多功夫。”

劉辯一聽這麼棘手,一下子就露出本來的麵目,焦急地問道:“那袁敘到底行不行啊?”

何進安撫道:“陛下勿憂,以袁敘的能力絕對可以鎮壓住五溪蠻夷。隻要給袁敘足夠的權力來調配資源就行。”

“所以臣建議可以封袁敘為荊州牧,統籌荊州七郡之地,以荊州的人力、物力足夠平定五溪蠻夷之亂,一勞永逸。”

荊州牧!

何進此言一出,許多大臣都張口結舌,一副吃驚不已的模樣。

這袁敘才多少歲就出任荊州牧。

各種羨慕嫉妒恨的眼光向袁敘投射而去。

何進見大臣們議論紛紛,其中當然不乏有不服的聲音。

“打個五溪蠻夷就要一個荊州牧的官?”

“這要是打個烏丸、羌這些北疆異族豈不是要封王?”

“五溪蠻夷一向都是疥癩之疾,哪裡需要集荊州全州之力來平定。”

“不妥,實為不妥!”

“……”

麵對許多朝臣的質疑聲,何進便對袁隗問道:“袁太傅,袁敘是你侄兒,你來說說看,袁敘可否擔此重任?”

袁隗先是環顧四周,眼神掃過之處,群臣紛紛閉口不言,低頭看向地板。

不多時,整個大殿又再次安靜了下來。

袁隗這才輕咳一聲,緩緩開口道:“袁敘是老臣的侄兒,本來老臣不便說話的,但是既然大將軍問了,那老臣就說幾句。”

“五溪蠻夷之暴亂,曆來悠久,地勢極為險峻。”

“建武二十四年,武威將軍劉尚領兵出征,結果全軍覆沒;連伏波將軍馬援也病逝在征伐五溪蠻夷的途中。”

“由此可見,五溪蠻夷之亂,必須舉荊州之力方有希望平定。”

“舉賢不避親,小侄袁敘雖然年少,但是在行軍打仗上,也頗有建樹。所以老臣認為袁敘有這個能力平定五溪蠻夷之亂。”

“至於擔任起荊州牧一職,老臣倒是覺得可以給袁敘一個機會,如果他治理的好,就讓他繼續出任荊州牧;如果治理不佳,則調回洛陽問責。”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