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找六爺的資料(2 / 2)

大國航空 華東之雄 4025 字 11個月前

它和殲-8也不搭邊啊。

聽到了秦風的話,資料管理員說道:“這資料可就多了啊。畢竟,咱們的殲-6,是前些年的主力。”

前些年的情況,大家自然是知道的,還有什麼工廠重視質量?那絕對的問題頻發啊。

殲-6戰機,配套使用渦噴-6發動機,這是在蘇製pд-9Б噴氣發動機基礎上仿製並發展而形成的一個係列型號,1959年7月定型,是中國第一款超音速航空發動機,除了裝配於殲-6殲擊機之外,還有強-5強擊機。

渦噴-6係列發動機是國內生產數量最大的航空發動機,後世總產量高達29316台, 1961年開始實際批生產。

正好是這個特殊的年代,所以渦噴-6發動機的質量問題就貫穿六十和七十年代,造成大量飛行事故,直到八十年代初才徹底解決。

比如,原本質量就不咋地,結果還擅自修改發動機技術構造,縮小軸頭,導致發動機大批故障,出現機毀人亡事故。

同時,它也在不斷地改進,從1964年到1983年經過四個批次的改進,性能有較大提高。等到1983年的第四批改進型,才進入質量成熟期,不過這個時候,它已經處於淘汰的邊緣了。

說起這款飛機的空中停車的事故,那就更是多不勝數了,資料管理員一邊說,一邊確認了秦風的確要看的話,簽字,然後抽出來了厚厚的一摞。

保密規定,他們隻能在這裡看,不能把資料帶回去。

於是,坐在旁邊的小桌子上,秦風就慢慢地翻動起來了。

由於質量問題導致的空中停車,自己就不看了,自己要看的是由於機動動作導致的空中停車。

王揚在一旁跟著翻動,時間就在慢慢地過去。

半個小時後,秦風終於找到了第一篇。

六四年,空軍某部,一名飛行員在做訓練的時候,拉杆,側轉爬升,突然發動機停車,最後跳傘。

裡麵有詳細的事故報告,下麵還有一行分析。

當側轉的時候,進氣道內氣流畸變,造成了發動機熄火!

而且,是兩台發動機同時熄火。

為何?

同樣的機頭進氣布局,在內部沒有阻隔,兩台發動機共用進氣道,這樣,一旦進氣不足,就會導致兩台發動機的空氣誰都不夠用,最後雙雙發動機停車!

殲-6和殲-8相同的地方,就是都是雙發動機戰鬥機,都是機頭進氣,同時,進氣道沒有分隔!

如果進氣道從中間有隔板,各走各的,那最多就是一台熄火,現在是空氣不夠,大家都搶,所以要熄火,兩台都熄火!

殲-8的空中熄火,肯定是有這方麵的原因的,但是,具體的原因,還是要詳細地分析數據才知道。

秦風沒有立刻就走,而是繼續尋找,又翻了半個小時,果然又找到一起,一模一樣。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