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偶然事故?(2 / 2)

大國航空 華東之雄 3351 字 11個月前

又是機頭進氣!聽到了秦風的話,顧總的眉頭就皺的更緊了:“具體說說?”

“我們采用的是機頭進氣,這種進氣方式,看起來效率很高,其實卻最是雞肋,在我們的殲-8上,更是體現得清清楚楚。”

老劉的臉色很難看,秦風說的機頭進氣的這套方案,正是老劉來親自操刀的,現在秦風卻說他的方案不好!

早就知道秦風一直都在鼓吹兩側進氣,但是大家還不是為了求穩妥嗎?611所的殲-9很大膽,結果呢?

“我們的殲-8機身很長,這樣空氣進入之後,需要走過很長的一段,才能夠到達我們的發動機,這種情況下,氣流預壓縮的效果就大大減少。”秦風開始了自己的分析。

進氣道,除了讓戰鬥機的發動機吸入空氣之外,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對氣流進行預壓縮,如果是高超音速的戰機的話,甚至都不用壓氣機,衝過來的氣流直接就夠速度了。

“為了實現在各種速度下的飛行,我們的戰機是有進氣錐來調節的。”秦風接著說道:“當我們在高空高速的時候,進氣錐就會向前伸,這樣就避免了進氣過多的情況,在我們的殲-7上,也是這樣的。”

“平飛的時候,沒有任何的問題,但是,當我們做大過載機動的時候,立刻就會麵臨進氣不足的問題,尤其是我們的碩大的進氣錐,這個時候還會阻擋氣流的進入!”

如果沒有這個進氣錐,那還好說,現在,這麼大的進氣錐,正好擋住氣流的進入,這樣,吸入的空氣就大大地減少了!

“比如,我們向左轉的話,那進氣錐隨著向左轉,右側的部位就被擋住了,右側的進氣效率就會大大降低。引起發動機的喘振。”

“如果我們的進氣道有隔板,兩台發動機各有各的進氣道,那最多就是右側的發動機失速喘振,最後熄火,但是,我們的進氣道是連通的,這樣,進氣不足,整個進氣道內部是整體的,都是不足的,再經過漫長的機身,到了後麵,那簡直就是把氣流給掐住了,所以,兩台發動機就同時熄火了。”

秦風一邊分析,一邊拿起一旁的一個殲-8的模型來,給大家比比劃劃,這麼一比劃,頓時,其他人都覺得有道理。

“這隻是你的想法而已,我們殲-7也是這樣做的,為何我們的殲-7沒有出現這種情況?”老劉繼續問道。

總之都是你的嘴,想怎麼說就怎麼說了。

“因為咱們的殲-8機體更長,同時咱們的是兩台發動機,恕我直言,咱們的進氣道的設計,和發動機根本就是不匹配的。”秦風繼續說道。

秦風一語中的,這畢竟是國內第一款自己研製的飛機,大家沒有考慮到的情況太多了,比如這進氣道和發動機如何匹配,其實都是心中沒底。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