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和馬可尼公司的談判(2 / 2)

大國航空 華東之雄 3429 字 11個月前

一方麵,是殲-7ii的生產,一方麵,是殲-7iii的測繪仿製,另一方麵,還要開始談這個引進馬可尼公司的航電!

好在不是屠老自己,這是國家重點項目,由三機部和四機部共同負責,還有空軍的人員前來,一共有18個單位42人組成。

但是,其中的主導還是屠老,屠老身上的壓力很大。

同時,馬可尼公司也很看重這件事,馬可尼公司派出了由一、二把手常務董事彼得曼和助理常務董事兼技術董事馬利納率領的12人龐大代表團,包括公司內雷達、無線電、平顯、慣導、飛行控製各分部的經理和專家。

中國已經改革開放了,中國的市場會很大,誰先進入這個市場,誰就會占據主導,所以英國非常希望在中國有突破。

大家都是有相同的目標的,要促進這場談判,本來屠老以為這件事並不難,外國鬼子沒有像自己想象中的那麼耍滑頭,都是很誠懇的。

但是,東西方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咱們這一開始談判,才發現分歧很大,咱們開始的想法,就是先引進他們一兩套,裝在咱們的殲-7上,合適了,就大批量地引進,不合適,咱們再選擇彆的。”屠老喃喃地說道。

這也符合己方的實際情況,先買一兩套,花的錢也不多啊。

“但是,馬可尼公司不乾,他們的談判方針,是先把技術狀態弄清楚,然後開始談合同文本,最後談價格,在此過程中技術規範逐步成熟一致。”

現在還不到八十年代,馬可尼公司就仿佛未卜先知一般,生怕國內的科研機構得到了他們一兩套的裝備,就把其中的原理弄懂了,然後自己仿製出來,拋開馬可尼公司自己玩了。

秦風點點頭,這符合西方公司的利益,也算是合情合理的,畢竟,他們可不是想要賣一兩套,他們是想要賣上百套,否則,一兩套能賺什麼錢?

“這一開始談判,咱們就被動了,畢竟,咱們國內大部分專家,連個數字電路都不懂,咱們第一次談判,馬可尼提出各項設備的技術要求,集中三機部、四機部和空軍的專家,隻寫出了10頁紙的要求,連對方都很奇怪了。唉,咱們既要設法弄懂又不能太示弱於人,又要避免吃虧或讓人牽了鼻子走,難啊。”

屠老端起水杯子來,喝了一口水,然後繼續和秦風說起來。

“唯一的辦法是天天開夜車,應付白天的談判,由於咱們提的要求太少,所以現在的合同稿是英方提供的,咱們白天拿到了合同,隻好第一天晚上一起消化談論,研究好幾條,第二天再談,談完今天的,還得再討論第二天談的內容。”

“是啊,咱們的語言障礙最難以克服,在1979年那個年代,更是可以想見的。英方用的是本國語言,我方必須用英文,無論技術語言、合同法律語言,我方花的功夫就成倍地增加了。因為稍有不懂,一句話未看懂,一句話未說透,就表示yes,就要出問題。”又一名領導過來說道。

秦風一邊聽,一邊在看著這個合同的稿子,很快,他就找到了什麼:“這個合同裡麵有疏漏,英國方麵提供的雷達,隻說了雷達測距器的最大距離,但是沒有說是什麼情況下的指標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