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摸著石頭過河(2 / 2)

大國航空 華東之雄 3450 字 11個月前

現在的國內,還從未有過知識產權的說法,比如軍機領域,殲-7最早是112廠仿製的,國家一個行政命令,全套的資料立刻就轉交給了132廠。

大家不覺得有什麼不對,因為大家根本就沒有這個意識,認為這種技術資料還有什麼價值。

不過, cj50推出不久即引起了本田公司的注意,他們從市場上買了此車拆解研究之後,認為嘉陵“侵權”了,開始與這家“膽大”的中國企業交涉。

但是,鬼子的腦袋是挺靈活,打官司,他們是不可能打贏的,而在交涉的過程中,本田窺到了中國市場潛在的商機,靈機一動,維權交涉變成了合作洽談。

於是,1981年,嘉陵廠與本田簽署技術合作合同,在中國市場合作生產cj50,本田負責技術和部分零件的提供,嘉陵負責生產銷售。

有了本田的技術投入,cj50的質量立馬得到提升,成為走俏摩市的搶手貨,該車是嘉陵與本田合作的第一款車,也是嘉陵產品序列中第一款“jh”。

靠著這款車,嘉陵也終於成為了國內摩托車市場上的老大。

在這個年代,一般城鎮工人的月收入很低,許多人連一百元都不到。所以,售價達兩三千元的cj50是名副其實的奢侈品,能買起的人不多。擁有它,和後世開著蘭博基尼跑車招搖過市是一樣的拉風。

當然,後續的這些東西,秦風都不知道,秦風隻是覺得,想要生產摩托車,進軍民用市場的話,這種幸福250太大了,太貴了,兩三千的cj50,一般人很難買得起,而幸福250的售價,恐怕得上萬吧?

要價格便宜,才能有銷路,既然132廠想要造摩托,那就要找合適的,能夠批量賣出去的摩托車啊。

這個時代,大家都知道,該乾點什麼,但是怎麼乾,心中卻沒有一個明確的方案,可以說,所有人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的。

132廠也想要搞一些軍轉民項目,他們瞄準了摩托車,而秦風突然的幾句話,給他們提供了很大的思路。

造出來,還要賣出去啊,價格便宜點的小型摩托車,應該更有市場吧?

秦風隻是提個建議,至於132廠要怎麼搞,就和自己沒關係了,反正自己是試飛員,在飛行生涯結束之前,是不可能開車的。

此時,天色已經慢慢地黑了下來,屠老帶著秦風等人,一起去餐廳吃飯,又繼續談了談關於引進馬可尼航電的事,屠老現在把測繪米格-21mf的事交給了宋老,終於有精力放在殲-7的航電改進上了。

第二天,秦風就架機返回了試飛院。

秦風利用殲-8戰機,采用躍升的戰術擊落了一架米格-25,這件事是絕密的,所以,試飛院的某些領導雖然知道,卻不會說破,秦風和王揚返回後,也沒有什麼鮮花和掌聲,平平淡淡,再次開始了後續的試飛,緊張而枯燥的試飛,在年底終於結束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