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是娘胎裡麵帶出來的。
從殲-5時代開始,一直到現在的殲-8,大家都在仿製蘇聯人的米格機,當起落架展開的時候,支撐點是在機翼中部的。
這種情況下,可以讓主起落架之間的輪距距離最大,保持起降的穩定性,畢竟戰鬥機就像是一個三輪車,不穩定。
而同時,現在在西方世界,都已經開始流行外八字的起落架了,支撐點並不在機翼上,而是在機身上,回收的時候,直接就回收到了機身內部,這樣,機翼下麵寶貴的空間,就都留出來了。
類似於f-15這樣的戰鬥機,外麵可以有八九個掛架,甚至還可以上複合掛架,想掛多少掛多少。
殲-7卻不行,現在的殲七,唯一能利用的,就是機翼外段的空間,沒有被起落架給割成兩段,是可以掛載的。
“這種戰鬥機采用的是落後的渦噴發動機,耗油率高,航程短,為了增加航程,那就要掛載副油箱。”作為一個內行,盧薩迪說的非常的到位:“這樣,就必須要增加機翼的掛點,而且,這個機翼的掛點,掛載能力至少要達到五百公斤以上,可以掛載個五百升的副油箱,也可以掛載火箭彈,炸彈,外側還要有掛架,能夠掛載空空導彈。”
機身下,可以掛載八百升的副油箱,兩側機翼下,各掛五百升,這樣也就勉強夠用,而且,一旦需要,機翼上還可以掛火箭彈,炸彈等等,所以,現在不增加掛架,那絕對是不行的。
但是,如果要增加掛架的話,那機翼就要重新設計了。
要知道,約旦要求的,可不僅僅是能掛個魔術導彈,還要能掛副油箱,要有五百公斤的承受能力。
這樣,機翼內部的結構,也得跟著加固,要進行受力計算,要滿足掛載需要,該加強的部位就得加強。
這樣下來,改動的工作量,是越來越大了。
突然,屠老又想到了什麼,這掛載能力增加了,可以說,兩邊各增加五百公斤,那就是一噸啊,這樣的話,起落架也得加強,否則在降落的時候,起落架就有折斷的風險了。
這樣下來,那複雜程度就更大了。
屠老皺著眉頭,這對於己方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到現在為止,己方還沒有向對方介紹馬可尼的平顯設備呢,對方一邊參觀廠房,參觀正在組裝的戰機,就已經提出來了這麼多的改進意見。
內行,絕對是內行。
那個彈射座椅的,屠老可以堅持,但是,對方提出來的其他的改進設想,那卻都是有理有據的了,自己是不能拒絕的,如果自己拒絕的話,這筆生意估計就夠嗆了。
“這些改進,我們以後再詳細商量。”屠老說道:“現在,我們還想要向貴方介紹一種新的裝備,現在,我們正在計劃給戰機安裝現代化的火控設備,實現平顯射擊,它將比原版的戰機,提升一倍的戰鬥力。”
對方既然提出來了這麼多的意見,說明對於戰鬥機是很了解的,現在,聽屠老這麼一說,果然,對方很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