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夏天,是十分難熬的。
知了在樹上不停地叫著,訴說著夏季的火熱,四周的高山阻擋住了空氣的流動,河流帶來的潮氣又讓空氣相當的濕潤,就這樣,又熱,又潮。
洗了衣服,半個月都不會乾,出了汗,就會黏黏的,粘在身上,那種感覺,讓人難以忍受。
“連衣裙,連衣裙,最漂亮的連衣裙啊,港台款式,鄧麗君同款。”611所的大門對麵,錦江河水的岸邊,此時,正是下班的高峰期。
張利軍站在那裡,拎著一件漂亮的花裙子,如果他是個女生的話,那此時一定會毫不客氣地穿在身上,這樣來進行廣告,而現在,他隻是拎在手裡,向著來來往往的人大喊。
“今年夏天,一定要穿這鄧麗君同款的連衣裙,美觀大方,漂亮時尚,作為都市佳人的必備連衣裙啊。”
張利軍的喊聲,很快就吸引了注意,一名推著自行車的女同誌,看著這漂亮的裙子,顯然是動心了,但是,又覺得自己穿上的話,會不會顯得太洋氣了?
“這位大姐,您穿在身上,那是最漂亮了,現在都八十年代了,改革都開放了,也要解放思想啊,愛美之心,那是人皆有之,來,看看,試試!”
在張利軍的鼓動下,女同誌終於接過來,在身上這麼一比,頓時就覺得很滿意。
“這布料,不是的確良的嗎?”女同誌這麼一摸,不由得問道。
“大姐啊,您說,是的確良舒服,還是這棉布舒服啊?”
這幾年,的確良是最流行的一種布料,甚至還是最時髦的。
在幾年前,人們用的都是棉織品,但是,棉花是從地裡麵長出來的,國家的糧食和棉花,產量都很低,所以,穿的都是解決不了的,所以,就要發行布票,一個人,一年隻有三尺布,連一件衣服都不夠的。
後來,國家認識到,要解決老百姓穿得暖、穿得好,就必須引進新的纖維材料。同時也可以騰出棉花用地,增加糧食、蔬菜種植土地麵積。
所以,從1976年至1979年,全國大量進口化纖設備,引發了國人在“穿衣”上的革命。當時許多工廠開足馬力生產大量滌綸,再用滌綸織“的確良”布。
由於化纖布料剛剛進入市場不久,價格比棉質布料要貴不少。按普通人家的生活水平,擁有一件的確良襯衫或的卡的外衣褲簡直就是“身份的象征”。
現在,看著這件漂亮的裙子,居然不是的確良的,女同誌就有些不樂意了。
“這的確良布料啊,穿在身上不貼身,冬天不抵寒,夏天透氣性差,天一涼,就嫌冷,天一熱,悶得慌;不吸汗,一出汗,就粘在身上。”張利軍在一旁仔細地說道:“尤其是啊,下雨天,最難受,這種布料一遇上水,透明性極強,一到下雨天,就有的受了。”
張利軍這麼說完,小聲地繼續和女同誌說道:“我這裙子,那可是從廣東那邊進口過來的,最流行的了,而且,不用布票,價格還便宜,過了這個村,可就沒有這個店啦。”
女同誌終於下定了決心:“好,給我來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