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在給出的數據中,它最大迎頭發射距離,卻高達30公裡,這又是怎麼回事?
這當然是一個極其理想的情況,對方正在以最高速度向這邊飛過來,而這邊的導彈也在載機的最大速度下發射,雙方共同飛過這30公裡,這樣,就變相地延長了導彈的發射距離了。
一般的導彈,迎頭攔截距離都很高,但是實戰中,沒有飛行員敢這麼用。脫靶幾乎是肯定的。
同時,這種距離的時候,導彈肯定是無法截獲目標的,那就隻能是靠戰機的初始數據飛行,一邊飛行,一邊尋找目標,找到了就攻擊,找不到就自爆。
導彈的各種模式都用過了,接著就是雙方的格鬥對抗了,這個時候,秦風可以自由發揮,想要選擇什麼模式都可以。
“先讓目標機咬住我們的尾巴。”秦風喊道。
不管在什麼時候,咬尾攻擊都不會落伍,這個從空戰時代開始就有的方式,一直貫穿了空戰曆史的全部。
秦風這樣一喊,目標機就飛過來了,很輕鬆地咬住了他的尾巴,接著,秦風打開了發動機的加力,向後拉操作杆,幻影2000戰機咆哮著開始了爬升。
在空戰格鬥中,連續三秒鐘的直線飛行就絕對意味著死亡,所以,秦風一邊向上爬升,一邊同時在不停地轉向,在空中是螺旋上升的。
而後麵追擊著他的幻影f1,自然也做得相當到位,跟著在後麵螺旋上升,這樣,白色的尾跡在天空中散開,就像是兩隻相互糾纏到一起的蛇一樣。
剪式爬升!
這是空戰機動中最常見的一個動作,這個動作,比拚的就是戰機的基本性能,如果性能不足,那麼就是自尋死路。
當年,在朝鮮戰場上,美國人的f86水平性能出色,而誌願軍的米格15垂直機動性能出色,所以,美國人就無可奈何了。
在空戰對抗中,f86想要兜圈子,米格15就會拉升起來,不陪著f86兜圈子,而f86隻能是在水平麵內自己玩,他想要找米格15戰鬥,就隻能爬升,這一爬升,就中計了,它爬不過米格15.
如果它不爬升,米格15在爬升了之後,又會俯衝下來揍他,美國人對此很惱火。
而一旦有飛行員沉不住氣,和f86陷入水平纏鬥之後,人家轉圈快,幾乎是瞬間就能轉到米格15的屁股後麵去。
這也是三代重型機的存在的必要性,重型機的動力充沛,甚至整機推重比超過1,所以,一旦爬升,不會掉速度,可以輕鬆地擺脫對手,輕型機隻要一見到重型機爬升,最好的辦法就是趕緊有多遠跑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