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出國考察過黑鷹之後,就發現這個東西是雞肋了。
在後世,也是如此,海軍拿來反潛,結果還要買毛子的卡-28救急。陸航買幾百架米-17。直九雖然被魔改出來了很多型號,都避免不了平台小的這個缺陷。
這兩個,秦風不太清楚,但是,張將軍要點名批評,這個引進馬可尼航電的項目,也是大洋馬的話,秦風真是想不通。
秦風將目光望向了屠老,發現屠老的臉色也變得很難看。
秦風很年輕,看問題,不如屠老看得更深刻。
當年,國家積極地要求引進,是國家的重點工程,但是後來,空軍的需求變了,全天候的需求勝過了先進的航電,所以空軍不要了。
空軍不要了,上級部門就要求退掉這個項目,而屠老帶著一腔熱情,為了避免先期投入資金的浪費,想要將這個項目繼續下去。
看來,沒有退掉這個合同,上級很不滿意啊!
怪不得不少原來參與這項目的同誌後來與我們保持距離不積極了,大家都知道了領導的意思啊。
屠老感覺到前進不妙,現在,這款出口型的戰機正在緊鑼密鼓地研製之中,但是,這是三機部內部在推動,甚至會被上級理解為,三機部的私自行動。
這架出口型飛機成功的頂峰攀登的時候,弄得不好,大約會掉下深淵,粉身碎骨的。
全局性的不成功是存在的:引進工作上技術失控、或不適用或質量很差或吃了大虧;出口改型不能一次成功出現大問題,或性能達不到合同要求或進度嚴重拖後或質量太差,導致買方終止合同要求賠償…
這一切,恐怕就不僅是技術問題、經濟問題了,還可能成為政治問題上綱呀。
屠老想到這裡,知道這是個艱難的抉擇,難道就因為這個問題,放棄嗎?
當然不能!開弓沒有回頭箭,現在,這個項目已經走到了現在,隻有成功,絕對不能放棄!投入了那麼巨大的精力,不僅僅是為了一款出口型的飛機,更是為了提高國內的軍機的電子技術水平啊。
平顯的實現,意義是重大的,自己既然已經認準了方向,就不能後退!他轉過頭來,看到了秦風的目光,兩人都是同樣的堅定。
上級肯定對這個項目有誤解,我們可以認真地向上級解釋清楚,這已經是一個出口項目了,關係到國家的聲譽,這個項目,不可能停!
作為一名老同誌,要經得起這種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