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這些問題,我們最終肯定是能解決的。”張部長開口了:“現在,我們先把這個顧慮都去掉,我們要向好的方麵考慮,這款飛機,我們能不能提一些海軍方麵的需要啊?”
“當然可以。”屠老很高興。
“大家暢所欲言啊。”張部長向著手下的人說道,改兩側進氣,加雷達,改發動機,都是132廠提出來的方案,而現在呢,在這個方案上,能不能有什麼進一步的要求?
海軍方麵,有什麼自己的獨特需要?
“這款飛機,能不能掛反艦導彈?”李師長開口了,他的這話一出口,就讓132廠來的同誌們皺眉頭了,讓一款戰鬥機掛反艦導彈,這是什麼操作?
要知道,在大家的認識中,海軍的反艦導彈,空射的,就是那種又粗又短,外形像一個大飛機的鷹擊-2反艦導彈。
這種反艦導彈仿製蘇聯人的冥河反艦導彈,在中東戰爭中曾經擊沉過以色列的軍艦,名聲大噪,在國產之後,被命名為鷹擊係列,海軍使用的,有時候也用海鷹來代號,總之,大致都是一種武器。
而在出口的時候,被稱為c601係列反艦導彈。
它巨大的臃腫的外表,是因為內部裝滿了火箭燃料,它使用的是液體火箭發動機,這讓它的體積大之外,自重也相當大,起飛的時候,足足有三噸!
這樣臃腫的型號,在西方獲得了一個形象的名稱,叫做蠶式導彈,看起來,的確和那種蠶寶寶有很大的類似。
這款導彈最初是艦對艦的型號,後來有了岸艦型號和空對艦的型號,不過,國產的所有機型中,隻有轟六可以攜帶它,讓殲七這種小身板掛這種導彈?怎麼可能?
“李師長,我們的飛機,恐怕沒地方掛載啊,如果在肚皮上掛,那直接就擦到地麵上了。”屠老說道。
這種導彈,屠老也是很熟悉的,畢竟算是航空方麵的啊。
“不是,老屠,你以為我們讓您的飛機掛咱們的海鷹2導彈嗎?當然不是,咱們海軍已經有了和飛魚導彈一樣的反艦導彈,就是鷹擊81導彈。”
這已經是第二代的反艦導彈了,和現在因為馬島海戰而名聲大振的飛魚導彈幾乎是類似的。
彈體為圓柱形,4個彈翼和尾翼呈“x-x”形配置,正常式氣動布局,如果是從軍艦或者陸地上發射的時候,還會在尾部串聯一個助推器,由於使用固體發動機,讓它的體積有了大幅度的減小,自重也隻有815千克,還不到一噸而已!
這款導彈在70年代中期開始研製,1979年,該導彈首發飛行試驗成功。之後發展了各種型號,滿足海軍的需要。
聽到了李師長的介紹,屠老點點頭:“如果是這種導彈的話,我們經過改進的飛機,還是可以攜帶的。”
海軍嘛,肯定是希望己方的戰機具有多用途的能力,如果能掛載反艦導彈的話,作戰時候的任務彈性就大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