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工藝的反複探究(1 / 2)

大國航空 華東之雄 3317 字 11個月前

“老溫啊,我這是又過來了。”隨著兩人和其他的同誌一起向裡麵走,就遇到了一名老同誌,和宋老幾乎是一樣的年齡,看起來也是白發蒼蒼,現在,他和宋老握手,臉上也是帶著焦慮:“老宋啊,你說你,打電話就行了,還非得過來看,那就來吧,你來了,好像就能讓咱們的發動機立刻裝上飛機一樣,走吧,帶你看看去,這旁邊的同誌,怎麼這麼年輕啊,以前沒見過啊。”

“溫老您好,我叫秦風,我是不請自來的。”秦風伸出了手去,當聽到秦風自報家門之後,溫老趕緊摘下眼鏡,擦了擦,又戴上,這才看清楚:“嗯,老唐和我打過招呼了,說你想過來看看,咱們就是沒有想過,你會和老宋一起過來啊。”

對460廠來說,殲教七項目當然也是相當重要的,不過,相對來說,011基地裡麵,最保險的還是他們460廠,畢竟,他們一直都是在生產渦噴-7啊。

黎明廠和黎陽廠,一直都在生產渦噴-7,但是,兩個廠的產品相比,質量還是不同的,軍隊都很喜歡黎陽廠的渦噴-7,而對外軍售,132廠出口的,也是黎陽廠生產的,因為壽命長啊!

沈陽改造的渦噴7甲, 1979年設計定型後投入小批生產,首翻期為50小時;03批於1981年12月設計定型,首翻期100小時;05批在1989年設計定型,首翻期200小時。

再看看黎陽廠,他們生產的渦噴7乙,不僅僅動力繼續增加,同時,在1979年8月正式定型,首翻期就是100小時,總壽命 300小時。而1981年研製出延壽改型渦噴7乙b,首翻期就是200小時,比黎明廠早了近十年啊,而後期在1992年定型的渦噴7乙3,首翻期達到了300小時,總壽命900小時。

和西方動輒幾千小時的壽命不能相比,但是在國內來說,這簡直就是三連跳,一台發動機能使用接近一千小時,已經相當不錯的了。

所以,黎陽廠也是有幾把刷子的。

提起黎陽廠,當然就要提到眼前的溫老,他的一生,幾乎都是在航空發動機上兢兢業業地付出的,就這個渦噴7發動機的延壽,主要就是溫老主持的。

他親自擬定了五段氣膜冷卻火焰筒等14項改進延壽項目,並確定了改型總體方案,達到了200小時延壽改型任務。

現在,工廠內正在大批量地生產這種發動機,一方麵交付給132廠用來出口,一方麵用來給國內的殲七戰機裝備,可以說,正是因為有了溫老的貢獻,才有了殲七m的輝煌。

現在,到來的不是屠老,而是宋老,所以,溫老知道,宋老是來催渦噴-13項目的,這個項目,溫老當然也很著急,但是,他知道,科學實驗,是來不得半點的虛假的。

“這裡,就是咱們的渦輪葉片的鑄造車間。”溫老帶著大家,走進了發動機廠的廠房內,可以看到,這裡的設備其實還是很原始的,都是早年從蘇聯進口過來的,那中間的一個大鍋爐一樣的東西,裡麵正在旺旺地燃燒著。

秦風多少是知道一些的,很多葉片,都是鑄造出來的,簡單來說,鋼水流出來,直接進入模具,就鑄造出來了,冬天取暖用的爐子,就是這麼鑄造出來的,但是,發動機葉片,絕對不能這麼簡單。

發動機葉片,是在高溫,高壓,高轉速的情況下的,如果鑄造的有問題,比如內部有氣泡等等,就會出現機械疲勞,在轉動中飛出,上萬轉的發動機,一旦葉片斷裂飛出來,那絕對是要釀成嚴重的事故的,打爛發動機外殼,打爛油管,跟著就是一團大火了。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