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的大國,在研發三代機的時候,都因為飛控的問題摔過飛機,其中蘇聯人摔的最多,蘇-27戰機摔了7架!f-15,f-16,也都摔過飛機的。
己方呢?己方在試飛的時候,哪怕是摔掉一架,都可能給項目蒙上巨大的陰影。
所以呢,就需要在設計階段,就把它科學地搞出來。
電傳係統,是分成硬件和軟件輛部分的,硬件的問題,國內已經開始搞了,而軟件的部分,則是需要自己去解決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飛行控製率了。
二代機的時候,飛行員拉杆,舵麵就開始動作,究竟幅度多大,液壓係統傳遞過去的壓力決定,但是三代機不同,這是電腦控製的,電腦如何控製,遵循什麼規律,這就是飛機的控製率了。
這關係著項目的成敗。
“現在,我們有一個初步的設想,就是建造一個試驗台。”宋老說道:“這個也可以叫做地麵綜合動態試驗台,這套裝置,主要用來進行飛控的綜合仿真實驗模擬,隻要在這個實驗台上做好了,上飛機的時候,我們就將有信心了。”
三軸四餘度數字電傳,是現在的十號工程麵臨的一個最大的難題,關於這套係統,後世的說法很多。
有的說是從法國達索公司,購買到了幻影2000的飛控,然後自己改的,也有的說,是從以色列購買到了他們vi戰機的飛控,自己改的,這些說法,都是無稽之談。
就像是汽車的esp係統一樣,不同的車輛,軸距啥的不同,根本就無法混用,必須是自己的數據才行。
飛控係統,也是如此,殲十戰機和這些飛機都不同,根本就沒有可比性,那些說殲十戰機就是照抄了以色列戰機的,就更是一種詆毀了,一個是炸彈卡車,一個是空優戰機,兩者能相同嗎?
再說了,以色列的飛機,自己都沒有搞出來,他們遇到的技術問題沒克服掉,美國人的壓力也隻是一方麵而已,他們連機翼的問題都沒解決掉,更不用說彆的了。
宋老這幾年來,一直都是在考慮這些事情的,現在,他的想法已經成熟了。
這個綜合試驗台,就是重中之重,隻要在地麵上模擬到位了,在空中飛行,就有把握了,不過呢,這個任務如此重要,究竟該交給誰去負責呢?
這還是一個大問題啊!
(找資料的時候,找到一個說法:當時有外國專家斷言:中國科技人員不可能過“電傳操縱”這一關,“控製律”將是中國新型殲擊機研製無法逾越的“攔路虎”。華東之雄很好奇,當時的十號工程,保密程度那麼高,就連宋老的弟弟都不知道他在乾什麼,甚至還以為他是牙醫呢,國外的專家是怎麼知道的?還要斷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