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清楚,更明亮,顯示的內容更多,衍射平顯當然是先進的代表了,現在,以色列的公司已經克服了這種技術難關。
其他的優點還是很多的,比如,它幾乎都沒有邊框,對飛行員最重要的前麵視場的遮擋是最小的。
在這個技術領域,以色列絕對是走到了技術的最前沿的,他們的獅戰鬥機,將用這種最新式的平顯。
國內的差距就要大得多了,現在國內還隻能是從馬可尼公司進口,還沒有實現自己的製造的,要過度到衍射平顯,還需要動輒十幾年的時間的。
不過,相比國內,蘇聯人的進展就更落後了,到了後世,引進蘇-27sk的時候,空軍認為蘇-27上裝備的ils-31的技術水平與殲-8b戰鬥機上麵的jhk-13e平顯係統相當,等到十幾年後,引進蘇-30mkk的時候,蘇-30mkk的平顯依舊是ils-31,他們在這方麵,已經徹底地停滯了。
後來印度在引進蘇-30mki的時候,就選擇了以色列的el-op su967平顯。
小小的一塊玻璃,就有如此大的學問,讓人感慨萬千啊,國內落後了,就必須要邁開步子,不停地向前跑,絕對不能繼續落後下去了,否則的話,根本就沒法追趕了。
麵對著小小的玻璃,大家都沉寂了很久,對方的座艙,就值得己方學習很多啊,這次來考察,絕對沒有白來,未來的戰機是什麼樣子的,該如何去打造,他們更有信心了。
除了顯示設備之外,當然還有裡麵的操作杆了。
以色列空軍已經有了f-15和f-16,其中的f-16最為逆天的,它采用的是側杆操作,駕駛杆不再是兩腿之間,而是在右邊,當大過載機動的時候,座椅自動向後翻,如果是中置杆的話,手就夠不著了。
同時呢,這種側杆操作另一個逆天的地方,就是它沒有位置的移動,它感受的是飛行員的力度,飛行員用力大,它操作的舵麵反應就快,用這種力度的方式來代替位移,飛行員初期要適應一段時間才行。
現在的這個座艙,用的是普通的中置杆的方式,不過呢,操作杆上各個不同的位置布置的按鈕,代表著可以實現手不離杆的操作的。
在這個模型前麵,大家停留了近兩個小時,最後,有人提議了:“我們能不能在這個戰機模型前麵合影留念?”
要是這款戰機是極度保密的話,肯定是不行的,不過現在,聽說要合影,在場的薩拉夫沒有什麼反對,他甚至拉著拉莫爾等人,也都站了過來,大家在飛機前麵,站了整整兩排。
“哢嚓,哢嚓。”攝影師給大家拍攝了照片,定格在了這個瞬間,1986年某天,中國考察團,考察了以色列vi獅戰鬥機,而且在戰鬥機前麵,親切地合影留念,既然是留念,那每人都是要一張照片的。
這張照片,暫時是需要保密的,不過呢,之後很久的時間,大家都會不斷地拿出來看,用這個照片,激勵大家不斷前進!
考察團結束了考察就離開了,至於秦風和另外兩名試飛員,開始了新的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