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和殲八戰機換裝的那種先進的雷達相比,那肯定是落後的,國內在這方麵的差距不小啊!宋老知道秦風在想什麼,但是羅馬可不是一天建成的,己方的先進的航電,也不可能是一天就能搞定的啊!
秦風點點頭,是啊,自己太著急了。
還有發動機來著?
“我們的渦噴-13發動機,也在進行動力提升,增加推力之後,現在命名為渦噴-13f1型發動機,老宋啊,這些就交給你們了,這方麵的設計,你們肯定是有經驗的。”
宋老也隻能是接手了下來,畢竟當初的測繪仿製是在611所展開的,他們有全套的圖紙,改裝這些也很容易。
這幾年來,渦噴-13發動機也在逐步地成熟,由於比渦噴-7發動機的推力增大,所以這種發動機獲得了大家的認可,不僅僅是現在的殲-73用,殲七的後續型號也打算用,而且,沈陽的殲八,也打算換裝這種發動機,大家都期待著有推力更大的動力係統呢。
渦噴-13相比原來的渦噴-7,推力已經有了提升,而這款發動機也在繼續發展,比如現在,已經采用的技術包括將 2 到 7 級壓氣機的鋼機匣改為鑄鈦機匣,使發動機的重量減輕了 12.9 千克;將1級渦輪葉片改為空心氣冷葉片,對燃燒室和加力燃燒室也作了改進。經過這些改進,發動機的前渦輪溫度提高了 50 度,發動機的加力推力提高到了 64.7 千牛。
這隻是個起點,並不是終點,這種計劃的f1型好,是在這個基礎上,重新設計了第一級壓氣機,並在壓氣機的機匣上采用了附麵層控製技術,進一步優化了沙丘駐渦火焰穩定器,總之,工作更穩定,推力更大,耗油率也降低,在國外看不上,在國內絕對是個寶啊。
比如現在的殲七係列戰機,換裝了這款發動機之後,再配上雙三角機翼加上前緣襟翼,纏鬥起來就更容易了。
“咱們現在要搞的項目很多,超七就牽涉了很大的精力,咱們還要對殲七進行改進,再進行現在這個項目,實在是力不從心啊。”屠老感歎了一句。
等到屠老說完的時候,秦風突然想到了什麼,不由得脫口而出:“如果咱們能聯合起來,組成一家公司就好了,咱們的611所科研實力最雄厚,咱們的132廠製造經驗最豐富,如果咱們聯合起來,不論是改裝現在的飛機,還是研發新的戰機,都是有好處的。”
在國內,科研所和飛機製造廠是對應的,但是並沒有聯合起來,還屬於是自負盈虧的,比如說,殲十戰機現在還在研製,如果要生產的話,那就需要從宋老手裡撥款,到了132廠的賬上,132廠才會開始建造,這樣無疑是有很多的周折的,如果是一個公司的話,那就好了。
其實在國外,航空集團之間的兼並和聯合,已經很常見了,比如名不經傳的麥克唐納公司兼並了航空巨頭道格拉斯,成為了麥道,就被人津津樂道,而後麵呢,各個軍工企業之間的聯合就更多了,比如洛克希德和馬丁公司,比如諾斯羅普和格魯曼公司等等,他們都需要抱團才能夠取暖,就連麥道最後都被波音給兼並了。
這也是有原因的,因為隨著技術的發展,研究一款新的飛機,耗資越來越大,已經不是一個公司能解決的了。
而現在,秦風首先提出來了這個設想,其中最大的好處,就是611所在研發新殲的過程中,一直都麵臨資金短缺的問題,而132廠的盈利又是相當不錯的,如果把132廠的盈利,來研發殲十的話,不是一舉兩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