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四章 揮汗如雨(1 / 2)

大國航空 華東之雄 3287 字 10個月前

.,

蘇27,一代名機啊,作為軍機研發的總設計師,宋老當然對這種飛機也很是向往,隻可惜,沒有時間。

去年12月的時候,就是外麵的木製樣機剛剛造出來,上級就下達了新的任務,要求研製全金屬樣機,而且,時間很緊迫,要在91年10月,就完成全部的工作。

這種研製任務,不僅僅在成都是第一次,在整個國家的航空工業係統內部,也是第一次。

以前的時候,是不需要搞這種全金屬的樣機的,當然,木製樣機肯定需要,在各個飛機研究單位,都是有一群手藝精湛的木匠的,他們用自己的勤勞的雙手,打造出來一款款漂亮的木製模型。

但是,為啥金屬樣機不需要?

這是多方麵因素造成的,以前的時候,主要是以測繪仿製為主,哪怕是類似於強五改了殲六的機頭,殲八是殲七的雙發放大,那也僅僅是局部修改而已,這樣,等到研製全金屬樣機的時候,直接就造飛機了,反正成本也是不是很高。

不過現在就不同了,現在的殲十,這是一架全新研發的飛機,它的結構,以前從未有過先例,用全金屬樣機,顯然是能夠節省成本的,一旦直接造新飛機,發現設計有問題,重新修改可能會浪費很多時間,因為這可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情況。

這樣,先打造一款金屬樣機,通過金屬樣機來暴露出來很多的問題,修改設計,最後再製造原型機,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了。

這就是金屬樣機的任務來源。

當任務下達之後,宋老就進入了緊張的工作之中,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啊!怎麼搞,就要先縷出一個思路來。

比如說,你要搞全金屬的樣機,那肯定是已經完成了設計,設計圖紙是要凍結的,然後呢,金屬樣機如何製造,要分成多少個部分,又如何分配這些時間,都是要統籌起來的。

對大家來說,這是一個挑戰,同時,這也意味著殲十的研發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當金屬樣機製造出來,審核通過之後,那肯定就可以製造真正的原型機了,就意味著己方邁向了一個新的台階!

宋老對此高度重視,為了確保質量和進度,611所裡挑選了有工程經驗、有奉獻精神的技術骨乾組成了四個工作小組。同時,根據每一步的分解,也建立了每天例會製度,哪天能下班,不是看時間,而是看工作完成了沒有。

很多的骨乾,年齡都不小了,但是,他們知道611所成立到現在,這才是實際上的第一個項目,這也是國防的重大工程,所以他們雖然已經人到中年,依舊拚搏在這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