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什麼都滿足(1 / 2)

大國航空 華東之雄 3143 字 10個月前

.,

國內的戰機,幾乎都是從蘇聯引進的,由於中國的國土廣闊,需要戰機的數量很多,所以,引進戰機必定不能滿足需要,必須能夠引進技術,自主生產才可以,在這種指導思想下,國內先後引進了多款戰機,米格17,米格19,米格21,中國和米高揚設計局結下了不解之緣,不過現在,大家卻都看上了蘇27.

而在蘇27的引進中,後續已經有了引進生產線,自主生產的想法,但是呢,卻有了和以往引進戰機完全不同的一點,以前引進戰機的時候,同時也要引進發動機,但是,蘇27卻是僅僅引進機體等等的生產,關鍵的發動機方麵,隻引進了大修線,並沒有引進生產線。

這裡麵的原因是多方麵的,作為工業的桂冠,發動機技術關係到整個國家的工業基礎,如果沒有足夠的工業基礎,根本就製造不出先進的航空發動機來,而三代發動機需要更高的技術,也是很多國家不會外泄的技術,即使想要買,蘇聯或者是俄羅斯,也不一定肯賣。

至於第二點,就是國內對渦扇十還是抱著希望的,就連殲十都期待著上渦扇十呢,既然已經有了這個期待,又何必要買發動機呢?兩款發動機在性能方麵有很大的相似,到時候,可以互換使用啊。

現在即使是大家意識到了研究一款先進的發動機要付出多大的努力,還是對其中的風險認識不足,更不會知道,渦扇十真正的成熟起來,前前後後,用了將近三十年的時間!

但是,有了渦扇十的腳踏實地,才有了渦扇十五的成功,如果沒有渦扇十的研發,那國內的航空發動機研發的大門,就已經徹底地被關上了,沒有技術積累,就不會有突破,這條路,是必須要走的。

也許是擔心引進會影響到自主研發,所以發動機方麵,並沒有引進,現在的大家都沒有想到,殲十隻是想要靠三姨夫發動機過渡,誰知道,三姨夫卻支撐起來了殲十戰機的大半段的生命周期。

渦扇十性能差點,裝在殲十一上還可以,畢竟殲十一是雙發,一台發動機出了故障,還可以靠另一台來飛,但是,殲十就不行了,它是單發,一旦出現發動機的故障,那後果很嚴重,這也是雙發比單發的優勢所在,海軍的戰機需要雙發,就是保證安全性,而俄羅斯在國力衰弱之後,將所有的單發動機的飛機都退役,也是這個原因。

現在,對蘇27戰機的考察是很細致的,要通過這次考察,了解到蘇27的主要的性能和作戰方式,當然了,要利用這一次考察,就將蘇27徹底吃透,那是不可能的,隻有在國內裝備,不斷地飛行之中,才會發現它的很多不足,比如,就連可靠的發動機,也有潤滑不足的問題,至於雷達和火控係統,抗乾擾能力還不如殲八,都是後期發現的。

至於現在,大家對這款飛機是比較滿意的,性能也都摸透了。

“這款發動機,我們能不能用在我們自研的戰機上?”林將軍問道。

這次引進蘇27,還有另一個方麵的用意,就是它的發動機。

國內的殲十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雖然航空工業部的同誌們對渦扇十信心滿滿,但是空軍卻沒有什麼信心,畢竟,空軍才是使用者啊,如果一款不合格的發動機裝備部隊,那空軍就要麵臨很多的危險了,他們更喜歡用成熟可靠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