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在飛速流逝。
秦風在試飛院裡麵,學習了完整的尾旋試飛,而且,在教官的默許下,終於將尾旋試飛中本來能飛四圈的殲七的尾旋科目,飛到了六圈才改出,獲得了俄羅斯的同行們的最高評價,然後,在寒冬結束了俄羅斯的學習,回到了首都。
殲十的研發,也進入到了攻堅的階段。
發動機的改裝,讓殲十的機身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當秦風再次看到殲十的原型機的時候,不由得睜大了眼睛:“真漂亮,現在這款飛機,和蘇27已經不相上下!”
此時,說話的時候,秦風也感覺到汗流浹背了。
這已經是97年的春天了,從94年開始,殲十在改用了三姨夫發動機之後,完成了全部的設計圖紙,然後就進入了裝配階段,這架飛機是國內自研的最先進的戰鬥機,所以飛機的製造需要處於高度保密的狀態,哪怕是同一個工廠,其他的車間的人,也不知道這裡在乾什麼!
為了達到這個要求,整個車間全部都處於了密封狀態,不能開窗戶,還要拉上厚厚的窗簾,整個車間裡,簡直就像是一個大蒸籠!
哪怕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工人們也是鼓足乾勁,爭取儘早將這款飛機給打造出來,經過了兩年多的努力,終於,現在整個飛機已經進入收尾的階段了!
這是不容易的,看著這架飛機的逐漸成型,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是充滿了激動的,回首望望,十幾年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國家終於有了自己研製的一款三代機了!
“後麵的腹鰭變了啊。”秦風說道。
現在,秦風也從試飛院回到了成都,為這架飛機的首飛做準備了,秦風的心中是相當的興奮的,經過多少年的努力,終於有了空軍自己的三代機!
現在,他看著這架飛機的外形,開始研究起來了。
首先讓他看到的就是尾部,畢竟這架飛機換了發動機,他想要看看裝三姨夫之後是什麼樣子的,然後就看到了發動機下麵的腹鰭,變成了向兩側傾斜的雙腹鰭。
“是啊,和原來的金屬驗證機有了很大的變化,這個雙腹鰭,也是咱們這幾年的成果之一。”
這幾年,和俄羅斯的關係比較近,成都目前在同時進行兩個項目,超七已經變成了梟龍,進入了詳細設計的階段,在設計中還和米高揚保持了合作,這種雙腹鰭,就是從那裡學來的。
腹鰭,是為了保持飛機在航行中的航向穩定性的,巨大的垂尾就是幫助保持的,米格25的雙垂尾,更是為了在稀薄的空氣中保持航向穩定而專門設計的,結果成了重型戰鬥機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