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吊艙的概念,也已經逐漸地深入人心了。
蘇27就有電子戰吊艙,為了彌補自己的航電的不足,專門在翼尖掛了一個,而這種導航和攻擊吊艙,也是相當重要的,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中的對地攻擊,很多飛機都是加掛了這種吊艙,才具備了夜間戰鬥能力的。
以前的時候,國內的技術不夠,無法解決吊艙的問題,現在的話,一切都不是問題,這些年來,國內的發展,讓所有人都感覺到不可思議的。
“對咱們的梟龍戰機,你有什麼看法?”楊工繼續問道,梟龍戰機已經首飛成功了,未來的前途不可限量,當然了,楊工是精益求精的,希望秦風能夠給提出一些更合適的方案來,成都所的特點,就是激進,如果不激進的話,根本就無法實現趕超西方世界的目的。
“我是有些想法。”秦風向楊工說道:“您知道f-18e/f嗎?”
f-18是美國主力的一款海軍艦載機,尤其是在f-14雄貓退役之後,更是被美國海軍委以重任,他們本來打算建造隱身攻擊機呢,結果在1991年的時候美國國防部取消了隱身艦載攻擊機a—12計劃,這樣,他們選擇了f/a—18e/f作為過渡機種。
這種飛機,是在原來的f/a—18c/d戰鬥機上改進出來的,相比之下,f/a—18e/f加長了機身和翼展,增加了機翼和水平尾翼的麵積,增加了載油量和武器,加大了航程。
動力係統,也換裝了f404發動機改裝過來的f414—ge—400渦扇發動機,美國人強悍的技術就體現在這裡,在體積不變的情況下,把動力給提升到了單台加力推力97.9乾牛的水平,如果這種發動機給梟龍換上,梟龍的性能絕對會有脫胎換骨的變化。
但是,秦風要說的肯定不是這個,楊工望著秦風,說道:“你想要說的是,它采用的邊條翼?”
兩者相同的地方,就是氣動布局了,都采用中等展弦比邊條翼正常式氣動布局,突出了較強的中低空和高亞音速機動性能,但在細節上,兩者又有很多不同。
比如邊條翼,這是三代機的一種新的技術,邊條翼設計可提高飛機一定迎角下的升阻比,改善飛機大迎角性能。
所以,想要提高飛機的性能的話,就要采用更大的邊條翼,就拿f-18來說,其邊條由c/d的5.2米增加到7.2米,增加了百分十三十四的麵積,這種邊條翼除了能提高飛機的最大升力係數,起降能力外,也極大的提高了飛機大迎角下的機動性能,強大的邊條渦極大的推遲了機翼氣流分離的發生和發展。
可以說,這款飛機的成功,是離不開邊條翼的。
雖然梟龍也采用了邊條翼,但是和f-16一樣,邊條翼的麵積並不大。
現在,老巴那邊已經對梟龍很滿意了,不過,想要繼續提高梟龍的性能,就得從這個邊條翼上下手!
“增加邊條翼,優化戰機的大迎角性能?”楊工向秦風問道,然後就點頭了:“沒錯,這是個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