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昌等了段時間,沒等到召喚。
秦王忙,而且從本心講,他現在不想放人,因此“被動”遺忘這件事是合理的。
最終趙昌決定,山不來就我,我就山。
他提起申請,想見爹。
百忙之中,秦王最終在某天傍晚抽空應允。
“尋我有什麼事?”秦王語氣隨意許多。
此非王見臣,而乃父見子。
趙昌敏銳察覺,態度也隨其變化,笑“父親還記得答應我的事情嗎?”
你故意的!
“我有答應過你什麼嗎?”秦王全然疑惑。
誰信。
趙昌語氣幽幽“……您就這麼舍不得我嗎?”
既然你耍無賴,那我也要發大招了哈。
這話說得秦王臂上頓時汗毛刺立,他瞬間板著臉,威嚴滿滿,道“誰教你這樣說話?”
趙昌笑著,放緩了聲音說“是我對您的敬仰與喜愛,說出的發自內心的言論呀。父親,既然您這樣喜……”
“好了好了。”秦王受不了這種東西,阻止。
他心裡又是開心又是惡心,想繼續聽,但也想跑。
趙昌嘿嘿,拿捏。
秦王又板著臉,問“你要去哪?”
快走吧你!
趙昌從袖子裡掏出竹簡,說“在選擇目的地之前,能否請您聽我說一番話?”
秦王&趙高&其餘無名npc……
此話似曾相識。
秦王都要懷疑,這孩子到底是想離開鹹陽,還是每次以此為借口見麵,提各種提案。
“你又有什麼天大的事要講?”
趙昌就把竹簡呈上,說“請您先看這份簡牘。”
秦王拿來,低頭看。
“……瞎編這話是要我看什麼?”
這是趙昌讓彭倉寫的。秦王政十二年的時候,彭倉早就不是文無害,而是尚書了。所以簡上的內容從開頭就是假的。
“看字啊。”趙昌說,“尚書所寫的難道不是官吏為了追求效率而簡化的字嗎?”
趙昌湊上去說“秦國疆域越來越大,工作也會越來越多。您為什麼不派人收錄改編總結簡化這些,然後將它作為提高辦公效率的公文字體統一推行呢?原本寫一篆的時間,現在能多寫兩個三個,這樣不好嗎?”
由篆書轉隸書的演變過程被稱為隸變。
隸變約從戰國中期開始,它的持續時間相當漫長,在曆史上一直到西漢末年才基本宣告結束。
趙昌也是跟彭倉學習之後才知道,原來現在不隻有那種看得他頭疼的抽象字,還有看得他半頭疼的半抽象字。
官吏不是傻子。篆書雖然好看,但它繁複。因而在平時,他們大都寫一些缺胳膊少腿的“篆書”。
這次的提案算是提到秦王心上了。
身為一個工作達人,能提高效率的事情,就,有一點點想支持。
他現在是明白了,這小孩早就有備而來“說吧,你還要什麼?”
趙昌臉上假裝推拒,不好意思地略微低頭,嘴裡卻一點也不客氣,道“我覺得這事可以和我出鹹陽、修法合為一件。”
趙昌抬首振振有詞“您放我出去,我與人找些改造事物的靈感,還可以搜集變形字和秦律案例,這是一舉三得呀。”
“哦?那你認為應當讓誰搜集?”
來了來了,當然就是那個人。
某人終於圖窮匕見“我聽說中書極善篆書,又精通秦律,他是合適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