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議題足夠深刻,塞進去的大臣才會廢更多心思鑽研討論,而不是草草了結,應付完事。
先讓大家頂著這個大橫幅乾活,等乾到一半,再看後續,決定要不要把橫幅上的貼紙撕下來,給工作室的員工來一點小小的震撼。
李斯又驚訝了。
不是吧不是吧。這這這,大王的反應與從前不太一樣啊。
打下新地盤的時候,沒見到秦王想著融合他國律法;治理新地盤的時候,沒見到秦王想著融合他國律法。
怎麼現在突然這樣想了?是不是又出現了什麼新人?
一定是其他人的想法!
但沒聽說朝堂上有新歡啊……
“大王,我建議您選取從前各國的人才,集思廣益。”
李斯在婉拒。
雖然不太想放過這種大事,但他其實根本沒有空閒。
廷尉不僅負責全國上下的案件等事,李斯個人還兼職搞間諜工作。
他是秦國間諜的頭頭,手下有一堆人在各國搞策反、離間
……
眾所周知,間諜這種東西,在戰爭前以及戰爭中特彆忙,忙得頭禿。
秦王頻頻對東方各國動手,李斯也在很努力地悄悄拖垮其他國家。
況且,現在就商討滅他國後需要施行的秦法……這實在過於遙遠。
討論完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用上啊。看不清的未來,李斯不太喜歡耗費時間這樣賭。
他所從事的工作已經非常重要了,何必再接手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呢?
到時候隻會顧此失彼,兩相衝突。
“那你認為我可以選擇誰做主導?”
秦王問出他的根本目的。叫李斯過來,就是為了這個。
秦王還沒蠢到無所顧忌地使勁往一個人身上壓擔子。他隻想找一個人,讓那人專心撲在秦律的研究上。
他之前選了一段時間,沒有特彆合適的。因此今天傳來李斯,想看看能不能有意外之喜。
現在簡單談過話之後,李斯足以對秦王的想法有些許了解,因此可以照著這方向推選人才。
李斯斟酌又斟酌,最後說“大王,我從前在老師座下學習。那時曾有人與我一同跟隨老師,他是韓國公子,叫韓非。也許他能夠為您分憂。”
他臉上的表情太過猶豫,秦王知道必有後話,因此沒有開口。
李斯接著道“隻不過,他尚且心係韓國,當前恐怕不願前往秦國。”
也就是說,是個人才,但人才目前不一定能用。
這是小事。
鄭國剛來秦國時心裡也一直想著韓國啊……嘻嘻,現在還不是開完了鄭國渠,變成秦的功臣。
有時候強扭的瓜也很甜的呀。
秦王問“有什麼辦法能讓他到秦國來嗎?”
你敢提這個人,肯定想好了辦法。
如果提議隻提一半,這是嫌領導脾氣太好了。
李斯沉默一會,最後說“韓王膽怯,不如派大軍壓境,備而不攻,以此恐嚇韓國。再放出傳言,道您看過韓非所寫的文章,對他很有好感,想見一見他。
“這樣一來,韓王一定會想到讓韓非前來秦國。”
到時候不管他想不想都得來。隻要來了秦國,咱還能留不住人嗎?
秦王同意了“可以。就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