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離開邊境(2 / 2)

貴不可言 業由 4627 字 6個月前

他還想多活幾十年。

秦王也信這孩子沒那麼蠢,說“如果有事情,及時聯係我。”

然後他又想到,秦很快又要攻趙了,萬一真的有什麼緊急的時候,聯係鹹陽可能來不及,得先給昌便宜行事的權力。

秦王低頭寫好一份詔書,說“這道王令你讓魚收起,如果你敢啟用,必須是危急之事,事後需要向我解釋清楚。”

要是最後你給我的理由不夠充分,那你就等著吧。

“……我明白了。”趙昌覺得難評。

雖然能感受到這種信任,但是他自覺平日很謹慎,外出時做事一向穩妥,將禍患消弭於無形也不是很難,他至今就沒遇到過事情完全脫離掌控的情況。

我怎麼可能會需要這種東西嘛……除非,除非天降大事砸我臉上。

想歸想,不耽誤趙昌珍惜這個保底措施。

秦王沒有什麼要再叮囑的了,他今天的表現已經過於溫情,超乎往常。

現在終於輪到趙昌開啟他的老生常談“父親,回到鹹陽後,每天批複完上奏要好好休息啊……”

第二日,秦王一眾離開前

線,趙昌與他共行一段,半道分彆。

——

趙國邯鄲。

趙王雖然在吃喝玩樂,但他心中還是有正經事的。

間歇時,他抽空問“李牧將軍在準備回來了嗎?”

李牧常年守著趙國北部邊境,擔負著抵禦匈奴的職責,偶爾也會打打燕國。

趙王知道李牧重要,但在扈輒和十萬援兵出事後,趙王驚恐不已。邯鄲周圍的守備力量被秦軍乾掉太多,他必須召集更多人,來保衛邯鄲。

這種時候,趙國能用的、數得出名頭的將領,李牧算是一個。

李牧不怎麼在七國戰場中出現,但他很擅長打匈奴,靠匈奴刷出了名聲。李牧的指揮風格以守為主,他很有耐性,也很會抓住敵方的破綻。

他和人打仗,比的就是誰更急。隻要對手比李牧急,李牧就能夠找到動手的時機。

當下邯鄲麵臨危局,其他的重要性都可以往後排,也沒多少大臣再攔趙王調回李牧的想法了。

沒辦法,秦軍虎視眈眈,他們是真的怕秦人打進來。如果不挑一個好將領,萬一下一個又是“扈輒”該怎麼辦?趙國再給秦送上十萬兵,那還守個什麼城,都等死吧。

因此,趙王前不久下令,希望李牧選其他人守邊疆,讓他自己帶點兵回邯鄲保衛王都。

這一切都是為了趙國的安危啊。

“大王,命令已經送往李牧將軍處了,也許他剛收到沒多久。您不必擔憂,現在正是春季,秦軍暫時不會動兵。”

這話不假。

秦軍守備力量的減少趙國都看在眼裡。趁這個機會,他們自然也解散部分趙軍回家種地。

現在不用擔心秦軍突然打過來。哪怕春耕結束,軍隊的重新召集也是需要時間的。

趙王完全可以更放鬆一點。

趙遷就笑了。

守城他不懂,打仗他更不懂,反正他已經把自己能乾的事乾完了,調令都發出去了,剩下的操心也沒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