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閒談(1 / 2)

賈敏懷裡抱著晏玉,又看著端坐在自己麵前的女兒,心中的滿足止不住的湧了上來。想當年父親在世的時候,不顧母親的再三勸說還是不肯將自己送入宮中。一直說著:“敏兒的夫婿一定回事人中龍鳳,但也要家事清靜。”

可憐自己福氣不足,林家雖已是難得的清靜世家,隻奈何自己多年子嗣單薄,即使與老爺多年的情誼,終究是少了一份底氣。可是在陸續的有了兩個孩子以後,無論是在外的夫人間的交際,還是與內宅對於姨娘們的管束,一時間都打破了僵局。彆說是在五年以前,就是在一年前自己也並不敢奢望著會有這樣的情境出現。

好在還不晚,也算是對得起父親多年的期盼和教養了。

今日賈敏的談性大發,已經續了兩盞茶,還是講的不亦樂乎。再加上黛玉和晏玉兩個小觀眾,還會特彆捧場的時不時的發問,引得賈敏更是關於賈家的回憶,猶如滔滔江水,大有連綿不絕之勢。

相對於黛玉單純的聽故事不同,晏玉倒是在賈敏的講古之中,對賈家有了些新的認識。

晏玉也知道母親之所以這麼有興致,跟最近來接待聖駕的事情也有很大的關係。這段時間晏玉一直待在上房,趙嬤嬤和賈敏的許多話語,他是守在一邊兒聽了個十成十。從外院不斷傳回來的金陵甄家接駕的院子修的是多麼的奢華又美輪美奐,又說聖上入住之後是怎樣的滿意,對甄家怎樣的榮寵等等,各種傳言不一而足。

賈史王薛,原本就是起自金陵的四大家族。賈家雖說與甄家的關係與三家多有不同,不過並不生疏。加上現在甄家的老太太與賈家的老祖宗都曾為當今聖上的乳母。二人共事多年,情分更是不同於一般。當年賈代善還在的時候,賈家的榮寵並不遜於甄家,隻可惜數年來族中子弟皆不出息,無一能在朝中立足。而甄家則是皇宮之內有聖寵猶在的貴妃,朝堂上還有一方大吏的家中子弟。

出身賈家的賈敏如今聽說了甄家的風光,難免會有些遺憾和緬懷一下賈府當年有過之的榮寵。所以才從祖輩的從龍之功一氣說到了外祖父一輩上的風光偉業。襲了寧國公的賈代化當年是什麼職位,京營節度使,那是怎樣的職位,說句皇帝的身價性命都在他的手裡也不為過。就是賈代善當年在聖上麵前也是極有臉麵的人物,要不然賈政這個文不成、武不就的嫡次子怎麼會僅憑著一封遺折子就得了官職啊!

“外祖家不愧為簪纓世家!”五歲的黛玉應該能像個小大人一樣的接著賈敏的話感歎一番。任誰都會對自己的親人有一份孺慕之情,更何況母親口中的賈家還是這樣的功勳卓著。這麼想著就忍不住對外祖家的情況知道的多一點,又忍不住催促:“娘既說了外祖父一輩的功績,那舅舅們呢?”

晏玉聽著姐姐清脆的童音,心中忍不住一樂:“姐姐唉!您還真是犀利啊,一點就點到了賈家的命門上麵。”

晏玉為了掩飾臉上肉窩兒似的笑意,當下一頭紮進了賈敏的懷裡。猶記得那兩首《西江月》中所述‘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潦倒不通事物,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哪管世人誹謗!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淒涼。可憐辜負好時光,於國於家無望。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絝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這其中尤其是‘於國於家無望’這一句,何止是對表兄寶玉的描述,分明就是賈家那一代的真實寫照了。

賈敏都是不知道這一會兒功夫,晏玉已經把舅舅、表兄都鄙視了一個遍兒。看到他動來動去的也不過就是以為小孩子貪玩、沒定性而已,安撫性的順手拍了拍後背。歎了一句才跟女兒含含糊糊的說:“你外祖家裡的兩個嫡親舅舅,一個是世襲的三等將軍,另一個現在正與工部任職!”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