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皇上在揚州停留的日子裡麵,林如海都一直忙著伴在聖駕左右,也並沒有抽出時間回家。但還是會每天打發個跟在他旁邊的小廝來賈敏麵前回話,讓家人安心。
昨天的時候,皇上因為一件小事兒還是當著群臣的麵前,不鹹不淡的申斥了林如海幾句。
其實對於甄應佳所映射的林如海在鹽政上麵多有貪墨的事情,皇上心知肚明,還是不會輕易的相信的。不過這次南巡倒是發現了,林如海在清流之中已經頗具威望,這是皇上並不了見的。因為他所需要的江南鹽政就必須是個直臣,不結黨、不營私,更不需要一方美名,這樣的人,又怎麼會心甘情願、義無反顧的按照自己的調遣!
皇上對於林如海的敲打,讓甄應佳很有成就感。他私下裡以為,皇上之所以還給林如海留著臉麵,也不過是不想掃了出巡的興致。隻要是聖駕回京之前,到時候自己再添一把火,就不愁林如海不倒黴了。
就在晏玉想來了皇三子以後會繼承大統以後,還沒等他千方百計的想著將自己爹爹林如海的目光引過去的同時。他所不知道的是兩位正主兒已經有了接觸的默契。
林如海始終是個忠君愛國的好臣下,要不然也不會通過了皇上的重重考核,成為現在這樣簡在帝心的一方大員。
他甚至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隨時做好了‘士為知己者死’的打算,可是現在麵對著皇上無端的揣測和懷疑,還有毫無退路可言的安排,林如海難得的有些猶豫的。按照現在這樣下去,將來無論那位皇子登基,自己都必將會是受到清洗官員之一。當今天子對自己有著知遇之恩,可是難道因為這樣就要拉著妻兒的命來陪葬嗎?他又於心何忍!
可是現在朝中,大皇子魯莽有餘而睿智不足,六皇子奸佞成性,也難為一代明君。林如海骨子裡麵有著很深的文人氣結,就算是要轉頭,也先要那位殿下有著值得欽佩的地方。
正所謂千金易得、知己難求。林如海現在也算是身居高位,並非沒有皇子前來拉攏,隻是總要找到個能心悅誠服的像是對待當今聖上的還真的沒有。
四皇子出身低賤,為人保守,看上去並不是個偽裝很深的人,他與大位無緣是所有人顯而易見的。而三皇子本事元後嫡子,隻是多年的沉靜與宮廷、朝堂,這樣的殿下若是沒有爭位之心,林如海要是貿貿然的靠上去,無疑是自尋死路罷了!
相對於林如海對三皇子的打探和私下裡的關注。三皇子也同樣開始了對林如海小心翼翼的試探,之所以沒有稍顯直接的接觸,不過是攝於皇上的壓力。畢竟這林如海是皇上的心腹,若是拉攏不成,反倒是會把自己多年苦心經營出來的‘不爭’的形象給毀個徹底。
三皇子和林如海,雙方各自有心,最近的一段時間又都是伴在君側,所以一番試探下來,各自的心中都有了幾分底氣。至於歸順、站隊,也就不謀而合了!
林如海與自己的前路找準了方向,還是針對之前賈政的來信,很是乾脆利落的回了信。大意不過就是類似於‘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賈家的通天大道,他林家並不打算一路追隨著六皇子而去。不過當然是冠冕堂皇的說是自己一心忠君之類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