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幾支球隊結成利益同盟,減少彼此間的惡意競爭,將槍口一致對外,一齊去削弱其他競爭對手的實力,無疑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對於熱刺來說,同切爾西和曼聯結盟,讓這兩家球會拿到歐冠資格,總比將這個席位交給利物浦和阿森納要好得多——紅軍因為傑拉德的關係已和熱刺勢同水火,更不用說它的高層實在是缺乏眼光,財力也遠不能和曼聯還有切爾西相比;阿森納更不必說,作為熱刺的百年死敵,喬治絕對不可能將槍手拉進這個由熱刺主導的同盟!
因此,在米克爾事件發生之後,喬治除了努力安撫弗格森,平息老爺子的怨氣之外,還鄭重其事地向阿布拉莫維奇表明了自己對於這一事件的不滿態度——強行挖角盟友已經簽約的球員,這可不是一位合格的盟友應有的舉動!
如果沒有喬治插手,那麼阿布恐怕不會在意切爾西和曼聯之間的這份盟友關係。因為在這位俄羅斯大亨看來,切爾西想要在英格蘭足壇甚至是歐洲足壇稱雄,曼聯這個老牌霸主勢必會成為藍軍稱霸路上一道必須越過的障礙。既然如此,那麼將其擊敗顯然要比和其結成同盟更符合切爾西眼下的利益訴求!
然而,喬治表現出來的堅決態度卻令阿布不得不改變了主意。畢竟,無論是喬治的強悍背景,還是他在英格蘭乃至世界範圍內的強大影響力,都是這位俄羅斯富豪所急需借助的力量。因此,在喬治做出明確表態之後,有求於喬治的阿布當即決定放棄凱尼恩,在保住米克爾這塊已經進嘴的肥肉的前提下,全力和曼聯修複關係!
這樣一來,在米克爾的轉會塵埃落定之後,作為這一事件始作俑者兼罪魁禍首的凱尼恩難逃被秋後算賬的命運!
不過這一次,這位切爾西CEO想要在足球界找到一份新工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在切爾西的崛起過程中,凱尼恩侵犯了太多人的利益,破壞了太多俱樂部間的潛規則。再加上在他擔任切爾西CEO期間那極其缺乏職業道德的表現(注:凱尼恩在跳槽到切爾西之後,利用他對紅魔的了解,將曼聯長期觀察的幾個轉會目標,如達夫、伊布和阿金費耶夫等球員悉數截胡到了斯坦福橋。這一近乎於賣主求榮的舉動,大大降低了凱尼恩在足球界的風評。),連喬治費儘心思才建立的三家同盟都差點因為他的舉動毀於一旦。作了這麼多大死,凱尼恩會落得這樣一個結局,自然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不作不死,用這個詞來形容如今的凱尼恩,顯然是再合適不過了!
PS:在這裡求點擊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求月票,謝謝各位書友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