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2 / 2)

五歲就直接進入初高中模式,沒有周末,也沒有寒暑假,一年到頭都歇不了幾天,幾乎等同於全年無休。聽聽,社畜都沒有這麼悲慘的待遇。

皇長孫今年也才四歲,還沒到讀書入學的年紀,所以尚書房目前並沒有皇孫就讀,但為了讓兒子有個心理準備,直郡王還是道:“你將來應該也會去尚書房讀書,和阿瑪當年一樣。”

沒有假期,沒有童年。

弘昱不死心:“咱們不都搬出宮了嗎?”還怎麼去宮裡念書?

“進宮還不容易。”直郡王樂嗬嗬地擼了把兒子的小腦袋,“你阿瑪我當年在尚書房可是名列前茅,你也不能墮了為父的名頭,拿個頭名回來給阿瑪瞧瞧。”

拿個頭名還不容易,就像阿瑪在尚書房念書時名列前茅一樣,妥妥的年齡優勢,阿瑪作為皇長子,比叔叔們的年紀都要大,而他的優勢比阿瑪當年還大,直接多活了一輩子,雖然他的一輩子隻有二十四年,但多活了二十四年再跟小娃娃們比,起碼最初那幾年拿頭名問題不大。

關鍵是他拿頭名有什麼用,出頭的椽子先爛,他阿瑪這已經夠出頭了,他還想著往後拉一拉,給阿瑪拖拖後腿,自然不會去尚書房爭什麼頭名,如果有選擇的話,他壓根就不想去尚書房念書,作為一個立誌給阿瑪拖後腿的兒子,他該做的是好好當一個紈絝,最好是壞名聲滿天飛的紈絝。

如今是康熙三十七年,距離一廢太子還剩下十年,一廢太子沒把太子徹底廢掉,真正出局的人就隻有他阿瑪,被永生圈禁在府裡,他們一家現在興致勃勃規劃安置的直郡王府,將來會變成囚禁他們全家的牢籠。

時間緊迫,他還要做兩手準備,哪有閒工夫進宮讀書。

“我將來拿頭名給阿瑪,阿瑪現在拿銀兩給我吧。”弘昱伸出小手直接討要,讀不讀書,拿不拿頭名,那都是日後的事兒,現在阿瑪先給錢吧。

直郡王哭笑不得,阿昱準是不知道從九弟、十弟那裡聽來了什麼,估計連銀兩是什麼都不知道。

“你還小,阿瑪先幫你攢著,等日後長大了再給你。”

“給多少?”弘昱不依不饒。

“一萬兩成了吧!”

“成。”怎麼不成,他還以為最多就是一千兩呢,可見還是低估了阿瑪的闊綽程度,一出手就是一萬兩。

本著‘薅一點算一點,多薅多得’的原則,弘昱早就做好了持久薅羊毛的準備,他拿了銀子又不打算揮霍,而是預備將來派上大用場。

“阿瑪把銀子給我,我自己攢著,我有庫房,親父子明算賬。”

弘昱擁有自己單獨的庫房,也不隻是他有,全家人都有,也包括阿瑪那兩個沒什麼存在感的妾室,每個人的財物都單獨存放,隻是他年紀小,庫房的賬冊和鑰匙都在額娘那裡。

直郡王舍得給兩個弟弟一千兩銀子,自然也不會舍不得給兒子一萬兩,畢竟除去拿給福晉置辦府邸的十萬兩銀子,他手頭還剩下三十萬兩,給兒子一萬兩又算得了什麼呢。

“行,等回宮就拿給你。”就當是哄孩子了。

弘昱得寸進尺:“還有姐姐們呢?”

阿瑪可不隻他一個孩子,這銀子與其花出去籠絡人心擴大勢力,不如給他們姐弟幾個壓箱底,就是用來吃喝玩樂了,也比用在奪嫡大業上強。

比起幾個女兒,直郡王更看重兒子,有兒子才代表他後繼有人,才更有底氣奪嫡,但他就隻有五個孩子,又都是心愛女子所生,又怎麼會不疼愛幾個女兒。

話趕話說到這兒了,直郡王不能不給,還不能給少了。

一人一萬兩,加起來就是五萬兩,饒是自認為手頭寬裕的直郡王也忍不住有些肉疼了,好在肉爛在鍋裡頭,沒便宜了外人去。

大福晉含笑看著,爺出手大方,三十萬兩轉頭就沒了五萬兩,看來她得抓緊了,再晚怕是摳不出來十五萬兩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