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寶本想拒絕,可一想到他爹常說要多與人溝通交流,他猶豫了一下,點頭說去。
蘇堯啟拍拍他肩膀,“那就這麼著吧,明日辰時,鏡湖見。”
話完,熱情地親自把宋元寶送回他們家馬車邊。
今年長了一歲,蘇堯啟的心智跟著成熟不少,見到溫婉,他不再像去年那樣衝動,朝對方露了個笑容,坦然地打招呼。
溫婉回了個禮貌的微笑,等宋元寶上車以後,吩咐林伯啟程。
馬車上,母子倆相對而坐。
溫婉問他,“你們倆剛剛說什麼,那麼高興?”
宋元寶如實道:“他們明天要去畫舫上聚會,邀請了我。”
溫婉有些擔心,“你打算一個人去?”
“反正都是同窗,應該不會有什麼大問題吧?”
“那不行。”溫婉搖頭,“這樣太危險了。”
“可是爹讓我多多跟同窗相處呢!”元寶說:“娘要是不放心,我帶著端硯和徽墨去好了。”
端硯和徽墨是宋巍特地買來伺候元寶的小廝,元寶親自給取的名。
府上前些日子陸陸續續添了不少下人,還添了一輛馬車。
新宅不比原來的宅子距離翰林院近,宋巍每日去衙署步行太遠,而家裡唯一的一輛馬車要接送溫婉和元寶。
溫婉聽言,沉默了會兒,“那好,你帶著他們倆去吧!”
頂多,明天讓衛騫撥幾個人暗中跟著就是了。
——
難得出去玩,又是個大好的晴天,元寶起得早,沐浴更衣,把自己好好拾掇了一番,月白色的軟袍加身,儼然是個初具雛形的翩翩溫良少年。
溫婉出門時見到他,誇了一句,說元寶越長越好了。
逐步褪去青澀的少年聽到這話,悄悄紅了耳根。
他滿心盼著跟同窗去遊湖賞玩,豈料沒多會兒,敬國公府那邊來人,說他們家四少爺被皇上傳入宮,沒辦法去鏡湖了,特地來知會一聲,順便道個歉。
宋元寶心裡有小小的失落,不過算不上太明顯,問傳話的人,“皇上找他有事?”
傳話的是蘇堯啟的書童,知道自家少爺跟宋家這位走得近,就沒瞞著,低聲道:“好像是為了給大皇子選伴讀。”
“原來如此。”宋元寶恍然。
把人打發走,他回屋換下了軟緞袍子,穿回尋常的青色直裰。
堂屋裡,宋婆子聽到扒在門框邊的進寶嘴裡喊哥哥,她出來一瞧,見大孫子往這邊來,問他:“不是說跟同窗聚會,咋就回來了?”
宋元寶沒詳細解釋,隻說臨時出了點變故,去不了。
話落,彎腰把進寶抱起來舉高高。
兩歲的小家夥,肉嘟嘟的,掂量著有些沉,元寶舉了兩下,將人放下來,然後貼著他耳朵問,“進寶想不想學作畫?哥哥教你。”
進寶抬頭看哥哥,雙眼烏溜溜的,又黑又亮。
元寶跟奶奶說了一聲,把小家夥抱去外院他自己的書房,動手鋪陳開練習用的毛邊紙。
小廝在一旁研墨。
元寶讓進寶坐在書案前,他提筆蘸了墨,交給小家夥捏著,自己再握住他的手,慢慢在毛邊紙上勾勒,原本畫的是書架旁的一個落地青花瓶,頭一次作畫的小家夥像是開啟了新世界大門,引導著哥哥一通亂塗,最後元寶瞅著毛邊紙上那亂糟糟的一團:“……”
——
光熹帝見著蘇堯啟的時候,隨便問了他幾句。
少年不是第一次見皇帝,但麵對天威,難免緊張,回答得不是很利索。
光熹帝聽說過蘇堯啟,這是國舅爺擱在淨水中長大的孩子,從來不讓他摻和關於家族內部的任何事。
蘇皇後也在場。
光熹帝並沒有直接評價蘇堯啟好還是不好,讓人去把大皇子請了過來,告訴他打今兒起蘇堯啟便是他的伴讀,“蘇家這位少爺擅長讀書,但不擅長騎射,熙兒你去上林苑的時候要懂得謙讓他。”
得到指令的趙熙眸光微動,緩緩勾起唇,“兒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