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小樹林那次不同,這次李儉對自己的速度毫無保留。填充地塊中會有類人生物留下的建築物就已經夠奇怪了,如果這裡頭有東西,是寶貝的幾率非常高。
當然,也可能是陷阱之類的,但如果真是陷阱,李儉也認了。
一馬當先衝入破屋,隻有四個平米大的屋內,地上躺著四塊玉石。
李儉一看,這有啥好說的,撈起來就揣兜裡,再躥出破屋,跑到其他特殊動物麵前晃悠幾圈。
確認這幫特殊動物對自己和自己懷裡的東西起了極大殺意,並紛紛改變奔襲方向,李儉將玉石密封在衣兜裡,對著通訊喊了聲“風緊扯呼”,便踏著特殊動物的屍體跑路了。
嗯,李儉是踏著特殊動物的頭離開的,過大的出力讓成為踏板的動物死得不能再死。
“我獲得了破屋內四塊玉石,現在要帶回聚居區破譯,你們如果還打算行動請自便,但我肯定得跑了。”懷揣玉石的李儉霎時間成了黃土平原一眾特殊動物的眼中釘,大部分動物都向著李儉奔逃的方向追去。
“需要斷後掩護嗎?”
“不用,你們加油,我先run了。”
……
跑路這件事,一回生二回熟。李儉懷揣玉石跑出黃土平原,在頭盔導航幫助下逃回舜泉聚居區。
錢安聚居區專家組的成果和破譯方式早已通傳全域,舜泉聚居區不僅能為信息破譯提供物理上的支持,還通過聯網方式,調動華夏各聚居區的在線資源破譯信息。
李儉丟下四塊玉石,知道這裡沒自己的活乾,又返身衝回黃土平原。
泰山戰隊並沒有走。李儉獲得四塊玉石是一種收獲,泰山戰隊可還打算獲得其他成果。
他們帶了不少信息源過來,在李儉帶著眾多特殊動物如同開火車似的向黃土平原的另一邊奔去時,他們獲得了將信息源埋入指定位置的機會。
等李儉返回黃土平原,他便看到泰山戰隊的成員們正勤勤懇懇地挖坑“播種”。
看兄弟們如此勤懇,李儉總不能乾站在旁邊等著。
……
總算將帶來的信息源儘數埋下,特殊動物們也從另一端緩緩鋪散,幾人便在黃土平原中隨性移動,到處走走看看,觀察這片填充地塊有什麼奇異的地方。
“看這邊,我腳下。這裡的泥土比其他地方更堅實。”李儉跺了跺腳,腳下土地隻是顯出淺痕。
當然,他沒用力。
葉隊長使的是鋼槍。他持槍在手,槍尖點在地上,劃著泥土緩緩走遠。槍尖先是像刮磚塊似的刮出些土渣,直到某一線後,槍尖猛地按在土裡,翻起一道土浪。
“確實,這裡的土地堅實得像是用磚鋪的。”葉隊長用鋼槍在地上多劃了幾次,確定幾人腳下是一條土路。
“既然是路,要麼是人走的多了,要麼就是人執意造的。且看看它通向哪。”
一行人有了目標,沿著土路向前,悶頭猛走,眼前一陣恍惚,發現自己走出填充地塊。
“不對,走反了,回去。”
幾人又進填充地塊,沿著土路走反方向,悶頭猛走,最終在破屋前停下。
湧入填充地塊的特殊動物已經恢複常態,在黃土平原上尋找自己的居住地,時不時就有某處爆發為了生存而進行的獵殺活動。
一行人圍著破屋轉圈,發現這玩意還真是個地標建築。
雖說這玩意長得有礙觀瞻,放哪都不適合住人,在其他地方看見這玩意,最大可能就是在某個前衛藝術博物館裡。
但在這片黃土平原,甭管是誰建設了這座破屋,破屋儼然是平原的中心建築。在它周圍,有一圈土路套著,這圈土路又呈輻條狀,蔓延到填充地塊的遠處。
幾人沿著各處土路探索一番,隻看到不少特殊動物彼此殘殺,卻沒再看到有什麼寶貝的跡象。
沒有線索,那四塊玉石好像就是這片填充地塊的寶貝,泰山戰隊與李儉隻好返回聚居區。
泰山戰隊自然要去複命,李儉的借調任務也結束了,自己孤獨地踏上回程旅途。
……
“你借調去舜泉聚居區,得到的四枚玉石,已經破譯出來了。”頗有既視感的,張博學又拿著一塊移動硬盤,出現在李儉辦公室中。
熟門熟路地將筆記本電腦設置為離線模式,接入移動硬盤,四份文檔和PDF被打開。
大概是有了上次破譯的經驗,這次雖說破譯四份文檔,不過破譯速度倒是奇快。
李儉掃了一眼,四份文檔單獨呈現,破譯組給它們分彆題名。
《天工開物》、《煉藥爐》、《武林秘籍》、《簡易包紮》。
李儉:?
天工開物不是明代宋應星的著作嗎?咋了,他的著作被人寫進玉石放到填充地塊裡去了?
煉藥爐為啥是文本,正常來說不該是個爐子……
武林秘籍又是啥啊,前兩天那個鍛器要訣怎麼看都是玄幻風的,怎麼到你這回歸武俠了呢?
簡易包紮……赤腳醫生手冊裡頭應該也有這部分內容吧。
四條文檔名,看得李儉滿頭問號。
“我需要個解釋,這都什麼亂七八糟的,這是能出現在同一個世界觀裡的東西嗎?”李儉麻了,握著鼠標點開詳細文本。
看了幾行,李儉腦中的問號少了點。
這本天工開物,確實不是宋應星寫的那本。大概是破譯專家組中有人犯了文青病,又或者打算致敬先賢,這才給這份文檔起了天工開物的名字。
總的來說,這本天工開物,主要教授人們如何以煉氣期,或者低於煉氣期的修為,製作一些常用手工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