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停穩,楊專員下車走在前麵,引李儉進入研究所。今天來這的人似乎挺多,也不知道是什麼事。
“方便講了嗎?如果是要帶我看東西,總不能讓我像沒見過世麵一樣,拉過來對著我沒見過的玩意,表演驚訝吧?”如果類比為看電影,那麼李儉是劇透派的。
不是他給彆人劇透,而是他喜歡在看電影之前,先把該電影的全部情節、重要影評、劇情分析全看一遍,再去看電影。換句話說,他是那種會求著彆人劇透他,然後自己進電影院,不劇透彆人的觀眾。
電影的劇情是否合理,決定李儉在觀影過程中,大腦會不會下意識離線;劇情如果精彩,那自然是好事。觀影對李儉來說,要看的東西,指的不是劇情,而是導演與演員呈現劇情所使用的鏡頭語言和演技。
這種習慣在現實生活中的映射便是方才對楊專員的提問。即使是要給一個驚喜,或是帶他來參觀學習,他還是希望先獲得互動對象的部分信息,將行動建立在一定的認識基礎之上。
“具體情況還是希望你親眼見過,不過背景消息可以由我先告訴你。簡單地說,你之前帶回來的築基期妖獸的屍體,有小組在做研究。”
“對吞骨怪屍體的研究出成果了,所以讓我來看,是這樣吧?”李儉大概明白了。
這在他還是新星戰隊隊長的時候,是常有的事。那時候他還帶隊打怪,把妖獸素材給研究機構,屬於整點提供科研素材的私活。
後來新星戰隊變成新星學院,他偶爾也會被區大會或者部隊的研究所拉去參觀。
“是這樣。”楊專員將李儉帶入更深處。
最終,兩人湧入人群,在地上的某間大會堂擺設布置的會議室中,參加新材料應用的發布會。
各種大佬和大佬的代言人將這場發布會搞得和答辯一樣——彆誤會,不是互聯網語言中故意諧音的那個答辯,是正經答辯——專業術語和評估方式漫天飛。李儉已經脫離科研許久,對這方麵的印象已然淡化,便縮在座位,讓自己陷入柔軟靠墊包圍,不聞耳邊各位大佬的專業發言,隻是一遍又一遍地將研究所東道主準備的資料翻爛。
大佬們的爭論內容還是挺正麵的,可惜李儉聽不太懂,隻能靠手中的資料了解研究所搞出的新活。
研究所整的活,如果拋開那些專業術語和一般人不懂的各項指標,隻以一般路人的觀感來評價,其實很簡單。
說得通俗些,該研究所通過提煉築基期妖獸屍體中的材料,發現(發明)了靈氣複蘇時代可用於煉器的主要材料。
妖骨、獸皮之類,都可用於煉器。
嗯,是煉器,不是煉藥。
關於修仙者究竟能不能煉器,在得到鍛器要訣文檔後,大家認為其必然可行。
強化現有器具便是其中一環,如果做不到煉器,那麼強化又是什麼東西?
隻是受限於基礎理論、材料、時間,在得到築基期妖獸屍體之前,華夏尚未成功進行過由修仙者全程執行的煉器流程。
常有人說修仙百藝,煉器毫無疑問是其中一項。現如今研究所依靠築基期妖獸屍體找到了可行材料,那麼之後大眾對煉器的熱情便是顯而易見的。
在大佬們激烈的熱鬨的討論聲中,李儉覺得自己融入了,又有些格格不入。
不過,很快,李儉就發現,自己不是需要主動融入的那個,自己是會被彆人主動融入的那個。
搞材料的工藝流程,研究所會無條件分享給所有有技術能力並遵守科研倫理的同行,希望大家共同進步,推陳出新。
那麼真正成為煉器材料卡脖子的東西,便是材料來源。
這玩意出自築基期妖獸,與其戰鬥有點難度。倒不是說部隊不能打這玩意,通過對屍體的各項素質分析,研究所確信這玩意並沒有產生量變導致質變的區彆,能讓煉氣期的攻擊對其無效。
部隊打這玩意隻要出的人夠多就行,十枚火球不夠就五十枚,五十枚不夠就一百枚,總有一款適合它。而且部隊掌握的技戰術還能輕易地掌握超視距法術攻擊方式,打個築基期妖獸輕而易舉。
但麻煩一群士兵和麻煩李儉一個人相比,並且李儉的戰鬥力還如此一騎絕塵,性價比如何,一目了然。
而且在科研界,由於李儉先前套過科研明星的模板,現如今還是校長,又是米立刀帶過的學生,對科研界的大佬們來說,拜托起來也有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