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甚至比不上被認為“無義戰”的春秋。春秋時期的戰爭觀和行事法則是十分獨特的,正是因為其存在本身違反了戰爭所需要的眾多因素,才迅速地消亡,從而誕生了真正有戰爭模樣的戰國時代。
畢竟,打完仗跟人搞外交,軍事上全然優勢,因為道義上不占理就把城全退了,一點補償都沒要,這實在是太……有種莫名其妙的美。
李儉自然不認為從屍山血海中走出來的妖獸會有這樣的戰爭觀,指望妖獸能認可開戰之前需要問詢對方意願才能開戰,這還不如祈禱老虎改吃草葉。
那麼這群妖獸的問詢,本身就是一種信號。它們認可了人族的強大,起碼對派出這頭妖獸前來問詢的眾多妖獸背後的族群聯合來說,和人族在靈山礦區開戰,甚至是在保護本族在靈山礦區利益的動力下開戰,也是需要思忖取舍的。
“我如果說我是這麼想的,你又要怎麼做呢?是在這裡和我開戰?”
妖獸聽了李儉所說,身上光芒噌噌閃爍,眼看著又給自己貼了幾重防護。轉瞬間給自己上了極高法力的防禦,卻沒等來李儉的攻擊,它才緩過神來,再觀望李儉態度,裝作不經意的樣子:“我需要回報,我沒有在這和你交戰的權力。”
“那你就去回報好了,讓你身後的那些妖獸知道,我族沒有要在靈山礦區和你們主動開戰的意思。能夠遵守當初的金丹契約是最好的,如果你們不打算遵守,主動向我們在靈山礦區的領地發動攻擊,那麼,人族也不會害怕戰爭。開不開戰由你們定,什麼時候結束,那就由不得你們了。”李儉學著大佬的樣子,給妖獸甩下幾句,便不再管它,轉身飛進填充地塊,自去尋人族領地。
妖獸在空中等了片刻,看李儉不再飛出,也沒有什麼法術襲來,更沒有在李儉進入填充地塊後,傳來“閃電戰”的消息,終於鬆了口氣,慢慢撤去身上的防禦法術和金丹防護,慢悠悠地飛向本陣,找主子複命去了。
……
李儉進了填充地塊,迎麵便是靈山礦區的高樓大廈。
靈山礦區如今是今非昔比的典範。彆看這地方叫名“礦區”,做的也都是讓人下礦的活計,但領地地麵上的都市卻建設的有模有樣。
一則是靈山礦區挖礦有需要,想要儘可能快速可靠安全地挖礦,就需要有數據支持和模型分析,莽乾蠻乾在靈山礦區是殺雞取卵的做法,要想挖得精細,因地製宜結合實際的探礦就必須在靈山礦區內開展;二是靈山礦區受金丹契約約束,當初談好的內容,領地邊界想要向四周擴張比較困難,但沒有攔著人們向下挖掘。要實現足夠深且安全的礦井,此時的靈山礦區不僅在地上需要大量建築支持,在地下也有不少建築節點。
礦區常有的鼓風設備就不用說了,雖說靈山礦區來挖礦的都是修仙者,靠著法術和自身身體素質,再加上法力帶來的“虛空能源”,在地下少氧氣的地方都能活不少時間,但靈山礦區的礦洞也不是一般深,沒有鼓風設備真能成地獄。
礦洞將地下挖得處處空洞,雖說在嚴格的計算中,還能保障承重——這已經是極其玄妙的工程技術了,李儉都不敢想象,地下有那麼多空洞,為什麼還沒塌陷——但生命安全總是第一位的,要想儘可能保證安全采礦就得儘可能減少給承重帶來的負載。
於是,納米材料的春天,在靈山礦區先發芽了。
可彆說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隻是個口號,這玩意在靈山礦區可是實打實的指向標。人道主義的話就不說了,隻說經濟利益方麵的:就算修仙者死了不需要付撫恤金,可要是礦道坍塌能把修仙者都給壓死,這玩意重新開采得花多少精力?得虧多少錢?難不成這片礦區就廢了,從今以後沒得開采?
所以,將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即使從經濟利益出發,也是妙得不能再妙的一步棋。
(但很遺憾,對於一些人命當真不值錢的地方,或者壓根不把彆人當做人的地方來說,這筆經濟賬是不會有人算的。塞拉利昂的各方勢力,在那個年代,也隻是拿著血鑽,去求阿美為首的西方國家能給自己一個當狗的機會。)
故此,靈山礦區不僅有最多的修仙者采礦人員,最具特色的探礦、采礦學實踐點,世界最複雜的礦區結構,也有需求最旺盛的納米材料商品中心。
如果說納米材料在彆的地方還作為尖端材料被需要,那麼在靈山人族領地,納米材料的需求,從建材出發——這就足以說明搞納米材料的人們能在此處獲得多大機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