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探查,果有發現。
向著方才犬吠的方向探查,就探出一窩數十頭猴妖喧鬨。這群猴妖得了靈氣複蘇蠻古變的加持,各個膀大腰圓,明明在靈氣複蘇前都是比人小了幾圈的小型種,成年的猴妖愣是比人還要大上一圈。
它們在山坡高處,藏身樹林,見下方有車隊從土路經過,便登樹咆哮,作勢要打。
李儉在神識中見猴妖抬臂揮手,提著樹皮石塊往山下丟,也摸不清這幫猴妖究竟有沒有聞出人味,又是不是簽了和平協議的金丹妖獸下屬。但看都看到了,總不能啥也不乾。
稍稍思索,李儉調動法力,也不幻化法術,隻是將幾頭猴妖從樹上打下,讓它們在地上跌跤。
跌下樹的猴妖也不純是傻的,感覺到自己被異種法力推動,無意識地調動法力抗衡。但李儉是開了掛的修仙者,單論法力角力,李儉到現在也沒見到能讓自己害怕的。猴妖的無意識反抗隻不過是螳臂當車,毫無作用,還是從樹上跌下,一時間無比憤怒,大聲咆哮,又登上樹,順著樹乾一路上爬,到了最高點,朝著四麵八方可勁咆哮,像是在對讓自己跌下樹的陌生家夥宣戰。
這幫猴妖的注意力立刻就從車隊上移開了,隻不過是一次下樹再上樹,朝著四麵咆哮的工夫,車隊便漸漸遠離。等它們再想關注方才開在山下土路上的車隊,車隊早就跑遠了。
山裡藏著的妖獸自然不止有這一窩猴妖,正所謂生命自有出路,不是隻有跳的歡的才叫生命。就算將關注目標從生命這個極大的範圍縮小,隻縮小到可以成為妖獸的動物身上,就在猴妖們近在咫尺的地方,有一窩蛇妖也在,隻是半眠了,懶得動彈。
李儉對這兩夥妖獸的恩怨很感興趣。但凡這蛇妖是醒著的,知道上頭有這麼一窩猴妖鬨騰,總得給它們點顏色看看。猴與蛇的恩怨情仇可不是一般情節,若說這兩家在平日裡沒點交集,李儉是不信的。
奈何隨車隊前行的任務更重要,妖獸之間的恩怨故事,隻能讓它停留在山裡。
山中妖獸何其多。李儉此次隻是隨車前往平西聚居區,可沒有工夫將整座山的妖獸都翻出來殺了。一則他沒時間,二來這對和平協議也不好,容易被其他妖獸大族借題發揮。
其他人的神識不及李儉強大,看不到太多藏在山裡的妖獸,不過看山上猴妖倒是一看一個準。聽到猴妖叫喚,便紛紛將目光和神識投去,看見猴妖們從樹上掉下來,再看到它們重新爬上樹梢,對著四麵八方叫喚。
不乏聰明人看向李儉,知道是李儉在暗地裡對猴妖們做了手腳。
李儉隻是將神識探出,為車隊掃山,心中為自己之後的日子感到悲哀。
自己還是算漏了一招,昨天生氣歸生氣,隻想著讓車隊成員組成護車隊伍,卻忘了他們的實力不太夠。
就這兩山之間的妖獸,光是會嚷嚷的那窩猴子,數十隻一塊衝下來,車隊的戰鬥成員都應接不暇。若是久戰不停,人味在山野中越來越濃,其他妖獸就算一開始沒發現有車隊經過,或是發現車隊經過也沒把他們當人看——當人看那就得衝上來戰鬥了——人味濃了,在天道設定的眾生之敵麵前,保不齊要鼓動整座山的妖獸下來。
到時候就不用談什麼全車隊投入作戰了,整座山的妖獸一塊下來,就憑車隊這個人均煉氣期的戰鬥力,來同等數量就得纏鬥,來兩倍就得被耗,三倍就可以準備青山埋忠骨了。
就算自己昨天大發雷霆,讓車隊成員知道了準備戰鬥隊伍的重要性,但心態上的轉變可改變不了實質上的戰鬥力差距。他們的戰鬥力確實不適合組成戰鬥隊伍護衛車隊,若不是自己在車上,光是從中州聚居區往西進山這段路,他們就得折在這裡。
這下生氣也白生氣了,早知道如此,昨天下午乾脆就不該發火,那倒還顯得自己更“親切”一些。
現在看來,車隊成員們對戰鬥有了認識,但真要戰鬥,恐怕還得是自己上手。
李儉想著,看著前方在山間延伸的道路,心中歎氣。
讓自己對車隊安全負全責也不是不行,畢竟實力擺在這,速戰速決肯定能保住車隊。
隻是人的精力有限,在這樣緊繃的狀態下,就算是修仙者也不可能連軸轉,得想辦法找地方歇歇。
李儉拽過行程地圖,尋找下一處途徑聚居區。
“我們在長安聚居區歇腳,等明天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