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在這種環境下如果有人逃票該怎麼辦,或許這裡有監控,或者這裡有彆的措施應對逃票,又或者這裡壓根沒人查有沒有逃票。
於寺踏上門洞前的台階,將掛在脖子上的卡片舉起,對著前麵晃了一下:“李先生,掃碼吧,那邊就有收款碼,響應很快的。”
李儉在人堆裡舉起手機,對著最近的一張寫著遊客須知的告示掃碼,感覺錢扣好了,便在人群中擠向於寺:“參觀的遊客這麼多,人山人海,這能參觀些什麼?”
“人再多,這裡的參觀項目也夠用。要不要先去頂上看看?”於寺指了指上方,在他手指的方向,是一道穹頂。
……
人擠人的電梯不太好受,當李儉再次站在夜空下的時候,他看到了邊境牆上頂的寬度。
這裡壓根不是什麼隻有一兩米厚的城牆,這玩意簡直是平台,是堆了一百米高度的廣場,碩大的探照燈一座就得有七八米的長寬高,但這玩意甚至還占不到邊境牆厚度的一半。
探照燈下頭甚至還裝著滑軌,方便人們將它推到邊境牆的最外頭,或者在不需要的時候收回來——那些自己在邊境牆下看到的等距間隔的探照燈燈座簡直是在詐騙,讓人看了隻覺得這些探照燈大概架在了靠近內側的位置,顯得邊境牆沒有那麼厚。
牆頭靠外的方向,頗有惡趣味地營造了垛口,李儉真不知道在這靈氣複蘇的時代,一支曾經用著現代武器的部隊要垛口有什麼用。
趁著探照燈少量漫散光線提供的光照環境,李儉掃視一圈,沒看到看起來像是衛戍部隊的人。牆頭上走來走去的好像都是遊客,有不少人走到外側,靠著城垛往外看。
“衛戍部隊要在哪裡執勤?他們好像不在這裡。”李儉確實找不到人了,但這地方既然是金城聚居區的邊境牆,總該有衛戍部隊駐紮才是。
“他們不會在牆頭上,哦,一般執勤的時候不會,如果換防休息,可能會有人到牆頭逛逛。”於寺伸手,指了指下方。
“執勤的時候,他們會在下麵工作,離牆頭不遠,大概就向下兩三層樓的距離。”
“有窗口對著外頭是嗎?”李儉很快想到。
“對。但我也沒怎麼見過,畢竟是衛戍部隊駐防執勤的地方,我們走遊客通道參觀不了。如果從邊境牆另一頭過來,能看到邊境牆上的明窗,有些口子聽說是設計過的,在外麵看不到這邊有窗,在裡頭卻看得到外邊。”於寺走向靠外的城垛,見李儉沒有跟上,還招手示意他過去看看。
上了牆頭就往外側走是遊客的常態,靠外的城垛在這時都能起到類似護欄的作用。如果真有人想不開,外頭靠下方一點還有額外外伸的一小段牆體。如果遊客落在那上麵,命肯定保得住,就是免不了要挨衛戍部隊的批評教育。
李儉看其他乘客都向外側走,站在牆頭看城外的風景,大概這是遊覽邊境牆的應有之義,就放下心來,也學著其他遊客的樣,靠近城牆外側,向外頭張望。
在探照燈幫助下,李儉看清了城外的世界,也幾乎一瞬間就明白了,為什麼於寺說,隻要看過金城聚居區的業務,就知道金城怎麼渡河。
在邊境牆外,順著外側的指數曲線向下看去,大約比牆內地皮低三五米的位置,赫然是滔滔河水。
邊境牆不隻是邊境牆,它同時還是黃河的河岸,隻不過這座河岸在人類的工程修築下,比河麵高出了上百米罷了。
李儉向左右看,邊境牆沿著河岸彎曲,它全然和河岸融為一體,河岸就是邊境牆,邊境牆就是河岸。想要從金城聚居區渡河到北岸,隻能走邊境牆下的口子。
有貨船從遠處駛來,探照燈如同燈塔,指引貨船開向邊境牆上的開口,方便卸貨。
河水拍擊在邊境牆上,邊境牆比海岸的礁石還要頑固,從上到下通體一色,全然看不出被黃河洗刷的痕跡。
李儉都看呆了,這得是什麼鬼材料,這麼黑科技,竟然拿來鑄就金城南北兩邊的邊境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