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以李儉看來,他們的戰鬥經驗還不夠多,戰鬥本能還值得磨煉。掛著同一種功法連續使用相同的法術作為體術的調味品算什麼能耐,真要到熟練的時候,體術才應該是不需要過腦子的,變成本能的東西,反倒是身上的功法,這玩意應該隨使用法術的不同而變化,還要考慮敵人的功法加持狀態,恨不得打一發法術就切一次功法才好。
這才是極致的修仙者在不借助外力的時候應該表現出來的戰鬥功底,至於借助外力怎麼打……陣修,啟動!
出來混要講勢力,你光能打有個屁用.jpg
場上的修仙者火力全開,拳拳到肉,法術的聲光特效更是讓觀眾直呼票買的值,館內的呐喊助威聲又響徹雲霄,不需要誰來帶動,人們像是自己正投身在戰鬥中似的,喊得熱血上湧。
不一會,場上就有好幾組人分出了勝負。不等勝者如何調整,裁判就把對手的第二順位請了上來,宣布開打。
報名初選的隊伍都是這一個月內剛成為金丹期修仙者的,敢來報名的選手都自認有兩把刷子,二十多天的工夫也不足以將他們的戰鬥力差距拉的太大。往往一隊的一號位把對手打贏了,自己也接近山窮水儘,沒給對手的二號位造成太多阻礙,就被輕鬆送下場,換自家二號位上來。
由於選手們的水平著實拉不開大差距,車輪戰幾乎變成了是每對順位自己分勝負的打法。前一順位的勝利隻會給後一順位的隊友提供一點點優勢,真要打贏還得看自己發揮。
在車輪戰中,彆說有一隊人一穿三了,就算一打二也沒出現過。差距最大的那一組,也隻是自家一號位把對方一號位送下台,緊接著使出渾身解數,將對方二號位法力耗掉幾成,自己光榮下場。
李儉:看來一般人像自己這樣開掛的還是少,這場合恐怕是最適合自己上台的了,碰到車輪戰就一拳一個。誒,可惜那幫妖獸打一開始就覺得不能讓我參賽,還同意了參賽選手隻能是一個月內剛出現的新金丹期,不然我也可以琢磨上場打打了。
眼前的人族初選很大程度上可以模擬萬族大比的正式流程。各族都會挑本族一個月內最能打的金丹參賽,隻要妖獸和人類的修仙方式沒有本質區彆,各境界戰鬥力沒有明顯差距,那麼車輪戰環節便都可能演變成各個順位之間分勝負的戰鬥。
這樣看來,真到了萬族大比的時候,車輪戰也不過是三場連接得更緊密的單挑戰罷了。
學生隊在車輪戰環節艱難地勝過對手,好歹沒被三局兩勝直接剝奪了進行團隊戰的機會。這樣的好運在場上並非每一隊都擁有,正好相反,大多數隊伍的隊員都是自己交往範圍內的強強聯手,王對王、將對將,單挑戰打得過的對手往往在車輪戰也打得過,三局兩勝,立刻請對手進敗者組,之後的賽程沒他們的份了。
應該說,這種賽製是有點離譜的。萬族大比的時候可不會在每個種族的戰鬥之間玩三局兩勝,單挑賽、車輪戰、團隊戰可是分開來的,不會因為某個種族輸了其中兩項就拒絕其參加第三項比賽。不過現在是內部初選,考慮到時間成本和場地因素,讓那些被三局兩勝的隊伍直接退場,或許對比賽本身很有利。
同一輪中已經分出勝負的隊伍不需要繼續比賽,勝者已經進入了下一輪。他們的比賽場地立刻和其他還要進行團隊賽的場地合並,在一套賽事運行的規則計算下,安排本輪剩餘隊伍的團隊戰順序。
學生隊是第三個出場的,十打十的比賽,場地僅有兩萬平米不到。
比起單挑戰和車輪戰的一打一形式,團隊戰更考驗裁判的能力。一打一要分清楚誰喊了認輸比較容易,也方便介入戰鬥將認輸者保護起來。但在團隊戰紛繁複雜的情況中,光是搞清楚哪一隊的哪個成員宣布認輸要退場就很麻煩了,更彆說當他宣布退場的時候,往往伴隨著可能會致殘致死的攻擊——裁判將不得不衝入賽場,頂著這些攻擊將選手送出去。
如果是在某個已經發展了成千上萬年的成熟修仙世界,金丹期舉行戰鬥比賽,隨便放幾個“老怪”也能安全地看住小輩戰鬥。但這裡是靈氣複蘇才過去四年多的地方,裁判也是金丹期,不見得水平比選手高多少,讓他們照顧選手,著實需要通力配合。
一眾裁判們湊到一起,緊張地麵對合並後的賽場,準備響應選手退場的指令,介入戰鬥。
團隊戰比起單挑和車輪戰,還有個好處。這玩意需要有人在戰鬥時指揮,有指揮的比賽,還有團隊協作,到時候打起來,總比單挑更有看頭。
這是體育賽事的慣例,越是人多的賽事,觀眾粘性越大——雖然棒球不是很火,但架不住他們粘性確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