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表示如果不仔細看,漏過去也就罷了,李儉既然看到了,又不癡傻,自然心中明白。之前來的小族族群大多掛靠在虎族或者熊族之下,以這兩族的附庸為多。其它大族的附庸到場之後,看見自家宗主不在,又見到虎族熊族兩個大族在守門,不論是不是附庸,都隻有老老實實接受安排的份。
而在豬族首領到場之後,豬族的附庸們就像是得到號令一般,紛紛前來入場。有自家宗主在出入口“迎接”,附庸們就算過去被宗主壓榨,與宗主並非同心同德,這時候也能借助宗主的威勢,向虎族熊族的金丹期表示,它們也是有人罩的,膽氣就比豬妖不在的時候壯些。
每每有妖獸向豬妖表示克製的問候,豬妖便給予回應。它作為大族首領的權威在此時彰顯,對就在旁邊飄飛的風雅而言,若是往高裡說,這就是一次示威。
風雅無動於衷。
與剛剛將影響力伸向妖獸社會的李儉不同,風雅知道哪些族群是豬族的附庸,對自家的附庸更是熟得像是指爪一般。每有一支妖獸進來,它就知道是哪一族的附庸。在豬妖到來之前,那些“意外”早到的妖獸都隻能對著在場的虎熊兩族金丹卑躬屈膝,而在豬妖到來後,豬族的附庸就不再這麼做了。
風雅平靜地懸浮在平台外不遠處,李儉看不出它心裡是否因此波動。
豬妖喜迎附庸到來。李儉覺得虎族甚至有些吃虧了,畢竟當虎族在比賽前告知附庸們,它們會和熊族在東南角出入口為各個妖獸驗明正身時,其中的一部分就必然會選擇提早到場,為宗主壯聲勢。
而這些在其它妖獸大族還沒到的時候,就已經經過出入口的族群,很難讓虎族對其他大族產生同等的“這就是我的權威”的震懾。
豬族來得晚,反而能在虎族麵前對自家的附庸進行“閱兵”,這何嘗不是一種施加影響的方式。
豬族大妖在風雅麵前相當得意地閱兵,這等好事當然不會長久——畢竟身為大族卻沒有到場的,也不隻有豬族一家。
風雅猛地起身,似乎是覺得自己的動作太大,又趕快舒緩動作,緩緩向平台飛去。李儉帶著鏡頭跟上,豬妖見狀,知道有事發生,不再是自己從容閱兵的時候,便也跟在一人一虎後麵。
風雅踏上平台,迫使正在排隊的妖獸們讓出一條道,堅定從容地走出洞口,抬頭向天邊張望。
李儉在後麵拍攝,看風雅如此行動,他心中猜到七八分。
豬族大妖走出平台,在旁邊懸停著,不願擋在風雅前頭。關於風雅為何突然行動,它也猜到七八分了。
遠方傳來不經意的法力波動,李儉悄悄點頭,爭取保持攝像頭不動——能讓虎族首領行動起來,跑出會場,到外頭抬頭迎接的,也就隻有同為頂尖大族的熊族了。
考慮到現如今蛇族與鷹族似乎達成友好,而虎族與鷹族關係越來越僵,已經開展合作的熊族對虎族來說,應當是相當重要的友好夥伴。
那句話怎麼說的來著,老大越是要打老二老三,老二老三就越是緊密地團結起來。
現在鷹族和蛇族若是合體,那可就是妖獸族群內的老大了,虎族無論如何也難以一個大族的實力頂上兩個大族,已經表示友好的熊族便顯得彌足珍貴。
在熊族合作夥伴麵前,就連李儉代表的人族,都隻不過是有棗沒棗打三杆子的那棵棗樹罷了。
誰讓人族到現在還掛著天道規定的萬族公敵呢,有這一層關係在,虎族就算想要籠絡人族,都需要徐圖緩進,不及熊族遠矣。
遠方果然是十一頭熊妖,為首的正是伏野。
與虎族不同,熊族到場沒有大張聲勢。看見風雅與李儉和豬族首領都在出入口外頭等著,伏野知道這是在等自己——除卻自家,再沒有任何一族會被這樣等待——連忙按下身段,與三位首領等高飛行,讓參賽選手自行進場。
“三位怎麼在這等著?”伏野看了看眼前的三名首領,風雅會在這裡等待是情理之中的事,它們畢竟是能聯合起來把守出入口的“盟友”。
豬族大妖在旁邊等也就算了,畢竟大族首領到場,見一麵也不吃虧。
怎麼連人族首領李儉也在此處等候。雖說這人還是一身人族才有的怪打扮,但能出現在這,體內又有這樣強的力量波動,分明就是李儉。
這是人族要表示友好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