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識倒是不會受到作戰服遮蔽的影響,這就使得讓作戰服關閉所有可關閉的感官傳導,反而成了最大化作戰效率的做法。讓作戰服上的設備分析光聲信號,反饋到目視UI,修仙者隻需要立足神識查探結果,修正方向,就能實現更上一層樓的作戰信息處理效率。
於是,戰士們倒像是在一片暗室中作戰。他們並沒有靠自己的雙眼看見敵人,也沒有靠雙耳聽見敵人。耳中響起的聲音多是輔助戰鬥的各色音效,偶爾閃過一兩句上級指揮的簡短指令。
雙眼隻要看目視UI中提示的信息就夠了。處理後的各色標誌比原始圖像更方便辨認,畢竟這些信號都是為作戰而生,而敵人的模樣可不是生來為了挨揍誕生的。
李儉是人族戰士們的前鋒,他很快也用上了這種作戰方式。
通過目視鏡用肉眼觀察光學信號,和不利用目視鏡有著相當大的區彆。護目鏡就算再清亮,也意味著在視野中罩上了一層濾鏡。
李儉關掉了目視鏡,把目視UI調到最高,使用虛擬屏幕接收局域網光學信息處理後信號。在視野中有茫茫多的敵對標誌,通過不同大小和不同顏色,標記其危險程度和相對距離、方位。
從標誌的大小看出距離遠近是個相當需要經驗的工作,目視UI確實會按照作戰要求,在視角中上方標出各個標誌大小對應的相對距離,但如果在作戰中還要時不時觀察比對,勢必會影響戰鬥效率。
李儉嘗嘗自謙,但有一件事是他自謙不了的,那就是在靈氣複蘇之後,迄今為止,他那遠超常人的作戰經曆。
沒有任何一名修仙者會像他這樣,在任何時候都做好外出作戰的準備。由於他的修仙基礎素質是那麼出格,他的戰鬥也就大多是些一個人或幾個人向百來號妖獸衝鋒的任務。
他會被百來號同階圍殺致死,但前提是這些同階敵人能夠先圍住他。
足夠多的戰鬥經驗,讓李儉不需要觀察比對標誌大小。那些標誌在他眼中已經是活生生的對手,隻要順著標誌過去,揮出一拳,就必定有收獲。
李儉身後的戰士總是忠實地跟在他身後。從戰術角度來說,李儉所到之處都是天然的突破口,衝過去就能擴大缺口,讓魔族亂了陣腳。哪怕是再低劣的戰鬥組織,麵對失去組織能力的魔族金丹,也能輕鬆撕下些許。
而從個人角度來說,跟著李儉是最能保命的。倘若有什麼力量能夠輕鬆秒殺李儉,使得他身後的士兵也不幸犧牲,那麼隻要這股力量始終在敵對方,就不可能傷害不到自己。
打開突破口的李儉總是能夠履行自己的義務,在他身後的士兵們眼中,李儉簡直神了。
從來沒打過這麼好打的仗。眼前的李儉不論衝向什麼位置,都能精準地命中與自己最接近的敵人,順著陣型打開缺口,好讓戰士們魚貫而入。在混戰中撕扯對手的陣型,將敵人撕得稀碎。
在指揮調動下,人族援軍的戰士們分分合合。跟隨在李儉身後的戰士並不永遠是兩千人——倒不如說在接戰之後,大多數援軍戰士就已經在需要的位置就位——但不論是幾十人還是上百人,每當一支剛剛在彆處鏖戰的士兵輪換到李儉身後,他們都會發現竟然還有這麼輕鬆的戰鬥方式。
而李儉也戰鬥的相當輕鬆……才怪。
十倍於同階的靈力並不意味著他能夠舉世無敵地打下去。基礎素質超越同階是他儘可能立於不敗之地的基礎,但一直做切開魔族的利刃,哪怕是切奶酪,刀口也有卷刃的那一天。
秒殺一名滿狀態的魔族,就需要李儉花費起碼百分之一的法力來抵消它的被動防禦力量;要想消滅它的肉體,投入的法力就得再加一倍;如果要毀滅它的金丹,則又要加一倍。
而這還是水平最差的魔族戰士。強大的魔族金丹,基礎素質可能是李儉的五分之一、四分之一,要秒殺它們,李儉起碼需要付出十分之一的法力。
更進一步的,戰鬥不是隻有自己這邊可以秒殺對麵,把對麵當做砍瓜切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