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人類世的船票(2 / 2)

植物是如此,動物也是如此。

家禽家畜的野化速度相當快,如果沒有人類——或者相同用意的智慧生物——乾涉,大自然中根本就不會出現白白胖胖的家豬、儘快生長繁衍的家雞……這些東西在自然競爭中壓根拚不過相近生態位的其他物種,但相較於那些拚了命適應大自然的物種,它們適應了人類。

於是人類把它們帶到地球各處,隻要是家禽家畜能夠生活的地方,就有它們的足跡。發現家禽家畜的豢養痕跡甚至成了考古的重要指標,就好像這些生物打一開始就和人類綁得死死的。

不適應人類的動物當然也有,那些並非家養的動物,如果是可以食用的,就有被人類捕獵的危險;如果是不建議食用,對人類有危害的,又會被人類驅離。

被人類驅離的動物隻能向遠離人煙的區域逃跑,而在人類數量不斷增長的人類世,要想逃出人類的視野,那就隻能躲進深山老林,躲開人類活動。一旦山林開辟,它們就又要躲向更遠處。

甚至,在人類世短短幾萬年(一說幾十萬年)中,本以為要在十幾萬年裡才會有明顯變化的生物們,紛紛產生了晝伏夜出的特性——就為了躲避在白天活動的人類。

作為靈氣複蘇前的食物網霸主,作為恐怖直立猿,人類在空間上和時間上都對其他宏觀生物產生了支配效果,即使其中一些效果是人類沒有注意到的副作用。

所以,在靈氣複蘇的那一瞬間,起碼在陸地上,分布的最多、最廣,數量上最有優勢的,應該全是些人類熟悉的家禽家畜。

它們的數量甚至足夠它們在被填充地塊分割的各個地區獨自稱王稱霸,各地都有大量的家雞、家豬之類的禽獸,它們哪怕沒有聚在一起,難道尚不能以一地的存欄量,成為當地一霸嗎?

先前北麵過來的羊族也是。它們和靈山礦區影響範圍內的羊族沒有半點關係,但這毫不影響羊這個物種能在靈山礦區以北形成一個獨立的大族,在華夏內的一支還能在攻守同盟中充當附庸。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