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 靈機是不是流過去了(1 / 2)

法術轟炸進行得如火如荼,天坑底下淺薄的靈機又被同盟戰士的法術按著流動。與先前不同的是,這次作為中心的同盟首領們並未參與其中,而是在法力洪流的起點,聚精會神觀察變化。

陰風吹亂神智,法術帶動靈機。在天坑底部試圖觀察什麼都是件難事,理智本就不太充裕,再用神識廣撒網,可比鋼絲繩上跳舞更難;肉眼觀察,且不說底下有沒有充足光源,就憑觀察對象是空洞這一條,就足夠各位首領喝上一壺。

更不用說,他們還要將大軍的法術效果和想要觀察的變化區分開。若是將自家戰士的攻擊性法術當成空洞的回應,那可就鬨烏龍了。

若是尋常時候,李儉少不得要怪罪它們做事不通章法,哪有修仙者頂著幾重壓力,在混亂的法術效果中觀察環境變化的?奈何此時陰風不停,屢屢外擴,病急亂投醫下,反倒是已經證明會引起空洞變化的法術轟炸更可能直達問題解法。

畢竟現象就在那擺著,攻守同盟靠運氣找到了它,能不能利用現象,找到空洞規律,將其破解,可就隻是對各族的能力挑戰了。

眾首領緊緊盯著空洞,理智轟炸不斷,但為了看出空洞變化,犧牲是必須的。

他們沒有告訴戰士們,維持法術轟炸是為了複現施法快感,或者複現能夠出現施法快感的環境。若不是首領之間必須交流,在決定重新開始法術轟炸後,他們甚至有些後悔,為什麼要把“法術轟炸可能引起空洞變化”說出來。

如果敵對方知道他們正在試探空洞變化,死扛著不再動作,用法術轟炸尋找轉機的路線豈不斷了?

至於現在,話已經說了,隻能期望空洞變化並不能被敵人掌握,又或者掌握空洞變化的敵人不知道他們正在試探。又或者,哪怕敵人知道己方正在試探,也要嘗試以施法快感打亂戰士們的節奏,以此消耗同盟戰力的法力存量。

李儉看著空洞,在同盟首領的合意下,他們帶著精銳戰士坐在博弈桌前,不管對麵到底是不是生靈,都得在陰風席卷大地之前找出解決路線。

這場博弈甚至不需要對麵有誰和他們對賭,穩步進展的陰風就是懸在頭上的利劍。他們的賭注也不是實體,隻是將其他對空洞有可能造成影響的操作拍上桌,以此換取法術轟炸一發入魂的機會。

用法術去賭變化,隻要變化再出現一次,首領們總能抓住變化發生的契機。

如果賭輸了,法術轟炸引發空洞變化隻不過是一個意外,這個意外再也不會重現,那麼在同盟轉變思路之前,陰風就會削弱甚至奪走同盟存在的根基。

用未來的可能性做注,隻求空洞再變化一次,在陰風侵占範圍增大到不可忍受之前,找到空洞的突破口。

李儉不僅與同盟首領一起觀察空洞,還通過臨時指揮中心查找案例。

陰風威脅越發嚴重,事件正在得到越來越多的機構部門重視,臨時指揮中心層次也越來越高,諸多人力和資源緊急傾斜過來,能夠翻閱的資料也比宣慰部和衛戍部隊的資料庫覆蓋麵更廣。

宣慰部的資料涵蓋的多是宣慰部雇員、專項研究、附庸族群修仙者,而衛戍部隊數據則基本來自部隊成員。兩個體係都在自查,其中一部分結果反饋給正在查找資料的李儉,一次又一次重複同一個結論:在過去的報告中,並沒有任何排除修仙者心理因素後,普遍存在的施法快感。

緊接著,來自民生部門搜集的居民修仙數據檔案報告也反複證明了這一點。

拋卻變態心理和複仇心理加持,又或者是在關鍵測試中得到較好的法術成績之類的緣由,如李儉所感受、提交的無端得到的施法快感,在衛戍部隊的戰士、科研人員、一般民眾、附庸族民……甚至是被抓住的魔修身上,都從未出現過。

後方的文書工作者都快把資料翻爛了,臨時指揮中心分析的資料幾乎深入了華夏人族所能接觸的任何部分,但任何伸向修仙者世界的觸手都回報同一條消息,那就是廣泛雷同的施法快感並不存在。

浩如煙海的資料麵前,親身體會過施法快感的李儉差一點就要動搖了,但提交資料分析申請的文書還在那擺著,他不能將這一閃而過的異常當做夢幻泡影。

一邊不斷向智囊團申請信息共享,李儉一邊緩緩施法,嘗試複現。

他把目視鏡透明度調成一半,看著法術衝入空洞,硬抗空洞帶來的理智衝擊,又看著目視UI中懸浮的計時器,每過一分鐘,他就會釋放一道充作標誌的法術,檢驗施法快感是否重現。

天坑底部的靈機又被同盟戰士牢牢按死,幾乎順著法術轟炸的侵徹力洪流流動,流入空洞。

嗯,流入空洞?

李儉意識到這件他本該早早發覺的事,如果靈機為法術所攝,那麼法術流向何處,靈機也流向何處,這太合理了。

靈機對修仙者有大用,若不從其他生靈身上吸收能量,融合靈機就是修仙者最中正平和的修煉方式。而在施法、布陣、利用法寶中,靈機不是成為主要結構,便是為修仙者行動添磚加瓦。

那麼靈機流入空洞,會不會是一種資敵行為?

他想到這,不由得驚得神識一漲,剛想叫喊,讓各位停手,又想著自己不該在此時動搖軍心,胡亂叫喊恐怕有炸營的風險,便住口不語,隻是觀察空間中的靈機走向。

靈機果然隨著侵徹力流動,在陰風中躁動的它們被遠多於己的侵徹力死死壓住,不得不衝向空洞,沒入其中。

在天坑底部,在鎮魔碑平台下方,沒了岩層遮蔽,沒了封印阻擋,空洞就在那裡。人們測量不了它的“厚度”,因為任何穿過它的信號都沒有測得可信的回波;人們隻能看到它的“寬廣”,而這寬廣占據了天坑底部某一個深度的全部橫截麵。

這個深度倒是可以算出來,但沒什麼意義。臨時指揮中心在李儉等首領剛到鎮魔碑底部的時候,就已經通過光學信號算出了空洞出現深度相對鎮魔碑底部的位置,這個數據被智囊們翻來覆去地分析,最後得到的有效結論便是:這玩意的“高度”和上次挖漏了封印的位置,一模一樣。

這玩意就像是修仙側的黑洞,甚至比那玩意還邪門。畢竟黑洞起碼能從外頭探測些信號,確定它的質量、轉速、吸引力、逃逸邊界、視界邊界之類的數值,而空洞朝著同盟的一麵,則全然是一個麵,一個什麼東西進去都不會返回有效信號的麵。

它的存在就應該把它所接觸的所有東西都吞進去,如果它真的來者不拒。畢竟就在這片吞下了法術洪流、吞下了滾落岩土的空洞外周,天坑的岩壁就佇立在那,與空洞平麵優美相交。

這很奇怪。如果空洞能吞下滾落的岩土,那麼它與岩壁相交的一線就應該無限擴大。岩壁本身的壓力會將其與空洞相交的部分逼入空洞,而空洞來者不拒,它總會吞沒一切。

如果不考慮更多的偉力,那麼一個簡單的猜想也可以解釋眼前的現象。空洞的麵積剛好隻有那麼大,它甚至隻有一個平麵,就像是一頁紙,還剛好長得和天坑底部的橫截麵一樣,讓它的外緣隻抵到岩壁。岩壁裡頭沒有空洞,隻要挖開空洞外周接觸的岩壁,修仙者們就能像繞過一頁紙一樣,從這一頁“空洞”的外緣繞到它的背麵,看看這是什麼東西。

這隻需要一點簡單的嘗試,派幾名戰士,挖開空洞邊緣的岩壁,看空洞是否會隨著天坑擴大而擴展,就能證明這玩意到底是不是“一頁”定型的空洞。

如果這隻是一頁空洞,那麼靈機流過去,很可能隻是穿過,那還算不上資敵。而且這也對得上法術轟炸到現在,此地靈機濃度沒有過多增加,也沒有異常減少的趨勢。

“我請求在空洞邊緣挖掘岩壁。”

“李校長,您知道該嘗試一旦失敗,意味著什麼嗎?”接線員立刻明白了李儉的意圖。

“我明白,我會儘量控製挖掘進度,讓它足夠小。對這麼大的空洞來說,麵積增加半個平米,一般經驗出發,不會成問題。一旦出了問題,我可以將功補過。”

“正在幫您轉接申請……請您行動吧,注意安全。”

“了解。”

李儉向同盟首領告彆,說自己有些想要確認的事情,便打起精神,頂著陰風,向空洞邊界飛去。

他隻消選中一個方向,飛得不偏不倚,不多時就貼上了岩壁。

為了觀察方便,李儉早早舉火,火光照在岩壁上,緊實蜿蜒的岩層看著像是一片古文明的壁畫。“壁畫”在身下不遠處驟然沒入黑暗,理智爆破隨之傳來,那就是空洞和岩壁的交界線。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