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不過要先轉換一下法力的屬性。
法力之間的屬性是可以彼此轉換的,隻不過轉換之間,會存在一個折損。
以五行法力為例。
按照五行相生的次序,水行的法力臨時轉換為木行的,十份中隻能剩下八份。
再轉火行的,則隻能剩下六份;火行再轉土行,剩下四份。
若再轉金行,轉到頭就隻剩兩份。
不隻是器具使用方麵如此,有一些神通法術,也要對應行屬的法力才能使用。
比如“地煞七十二術”中的“土行”,能夠在土中遁行,這是相當有用的神通。
【土行遁入土中,日行千裡。】
但其卻必須要土行法力才能使用,你若不是土行的修士,最少也要是火行的。
這樣相生行屬之間轉換,折損就不會太過嚴重,學這個神通才有實用意義。
否則等你轉過一大圈來,你的法力都不知道還夠不夠啟動神通呢?
就算能,又能啟動多久?
所以修行者學習神通法術,絕不能隨意為之,也並非是越多越好。
而是要根據自身情況,來做搭配。
以天罡地煞法術為例。
修行者通常是專精一兩門為核心,再搭配上幾門一般精通的,作為輔助。
剩下其餘的,就不會全學了,畢竟百博
不如一精!精力要有取舍。
而在添置器具上,也要如此。
水行轉火行,十停剩六停,損耗率高達四成,更彆說還有中間耗去的時間了。
所以才有“並未十分契合”一說。
焦平失策,隻得沉吟道
“店家可有什麼建議?”
“顒”笑道
“不瞞貴客,某家手上,此時正有一套水屬的法袍,名為‘螭水法袍’……”
“這套法袍不止是一件法衣,而是一整套成套的袍服,其內包含有裡衣、外袍、羅襪、法鞋、腰帶、金冠等物……”
“若是貴客屬意,不妨就將此物拿了去,算是抵過一件法衣,如何?”
言罷,“顒”自袖中取出那“螭水法袍”來,一一展開細說,任憑焦平觀瞧。
這的確是一套好法袍。
焦平沉吟不語。
“顒”並不氣餒,它看出焦平已經是有些動心,認為隻需再添一把火就成了。
於是它自袖袋中再取出一物,說道“若然貴客願意換,某家便再添上此物,作為添頭,如何?”
焦平接過,原是枚玉簡。
“顒”示意他儘管讀取。
焦平猶豫了一下,還是拿起玉簡放到眉心處,開始讀取其中的信息。
玉簡很快放下,原來這裡麵所記載著的,乃是一門地煞神通,名為“氣禁”。
“氣禁”乃是運氣為特征的咒術。
此咒可氣禁金瘡,血即止;
又能禁火,禁鬼魅,乃至氣禁白刃,則能砍之不傷,刺之不入也。
這個神通,正好能部分地滿足、之前焦平想要一門療傷法門的需要。
隻不過焦平在玉簡中讀到的,隻有此咒一半的內容,剩下的一半還看不見。
這想必是“顒”煉師的手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