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飛梭收好。
焦平遊環目四顧,見房中再無其他的可留意之處,於是便退出了房間。
他關好房門,舉步來到東廂,重新續上自己適才未竟的“東廂尋寶記”。
此處東廂,也是三間的格局。
但與正屋處有所不同的是,東廂這裡的三間,卻又被做成了一大間。
也就是說,不同於正屋處廳堂兩側設為耳房一般、門是對外開的,這東廂的三間隻有一個朝外的門,就在正中間。
至於兩側的,則隻有窗戶。
既然是循著禮數進來的,自然就該循著禮數而行,如此才最是穩妥。
故而焦平不打算翻窗,而是走門。
況且,如果他沒記錯的話,這種形製的窗好像隻能從裡向外打開。
在外麵,是開不了的。
硬來的話,無論是觸到什麼禁製、抑或是直接將人家的窗戶弄壞,都是不美。
也交代不過去。
因此還是老實走門為好。
推開設在中間的門,焦平還沒踏步進去之前,在屋外首先掃了一圈屋內布局。
內部的格局,跟他設想之中的大致相差不離,首先門開處就是起居的客廳。
客廳放有案幾茶具等會客的用品,正對麵的牆上,則掛著一副長幅的中堂。
中堂兩側,還有兩幅小點的。
其上有字,正好是一對楹聯,右邊上書著“身心清淨方為道”,左邊上書著“退步原來是向前”。
焦平眉毛暗挑。
這兩句不懂的外行人看了,還以為是在說“道”,但在他讀來卻分明透著禪機。
道門仙人的彆府小院裡,東廂的堂屋牆壁上,卻掛著禪詩,倒也古怪!
而在客廳的兩側,分彆又有雕花木板與左右兩間隔開,形成左右兩個房間。
想必這一左一右的兩個房間,就分彆是寢室和書房了。
與這中間的客廳,恰是配套。
而寢室和書房兩個房間的門,都是向著客廳對開的,因此想要進入兩房,就唯有從客廳這處經過,才有可能。
由此可以看出來,這處東廂拿來待客的話,就直接是一整套的大房了。
這種建築設計和安排,也與東廂一貫用來安置貴客的做法、用途相吻合。
至於西廂那邊,倒是有可能三間直接都隔成“單間”,好方便容納更多客人。
不過這隻是猜測。
焦平並無法確認,因為這一處仙府的庭院,並不像自己之前在“羬羊”大王那邊借住的小院庭院那般,是一覽無遺的。
而是兩側,築有圍牆隔開。
這圍牆分彆在東廂和西廂的前麵,給隔開了一處“小庭院”,好增加私密性。
圍牆的兩側,則各開一個下長方上圓拱的月門與大庭院相連,好方便出入。
自己剛才過來,就是走月門,然後順著簷下的走廊走到東廂正門的。
雖然兩側的圍牆上半截,有著精美的鏤空雕飾,既是裝飾,又能通風。
但這邊的東廂小院裡,在圍牆鏤空處之前,種有幾根青翠挺拔的疏竹。
對麵西廂處,則是栽幾顆芭蕉。
這些綠植的點綴,在為居住空間帶來生氣的同時,也遮擋住兩邊的視線互通。
雖說這遮去的,隻是大部分麵積的視線互通,還有些許疏落空隙留著。
但若從這些空隙再去看,就顯得是刻意而為之、有著窺視的嫌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