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神返虛”大境之中,“金丹”和“元神之身”是一體兩麵的事物,息息相關。
因此,不斷打磨“丹種”至圓熟、不斷升級“丹品”和“轉數”的過程,也是一個“元神之身”不斷走向圓滿的完善過程。
也因此,仙家要煉體,就得從丹種還未入品,尚未經過“一轉”開始煉,而不能先拔高道行、回過頭來再煉。
否則的話,就好比樓都蓋完了,再返回來要打地基,這如何可能?
焦平隻考慮了一會兒,就已經毅然決然的決定要“煉體”,不惜拖累道行進步。
他的想法很簡單。
那就是各種災劫總是會來,災劫多和少有時並沒有分彆,因為很可能隻要一次災劫渡不過去,你就已經玩完了。
因此與其寄希望於少來,不如先把握住實實在在的力量。
這樣就算是修為上,久久難得“金丹一轉”,丹氣外泄招來災劫來得再多,也可恃強以力破劫、不致陷入拙計。
尤其是這一次“尋道場”、仗刀鋒強破“地劫”的經曆,更是堅定了他的信心!
且關於“煉體拖累道行”這一點,雖是無法避免,但也不是沒有辦法做些彌補。
要知道,仙家煉體,雖各家有各家不同的煉法,但基礎的原理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把“元神之身”當作一隻惡獸,再用丹氣不斷融入、飼喂它,養煉為己用。
在這個過程中,“丹氣”,或者說“金丹法力”會極速、海量的被消耗。
但很多時候,“法力”和“靈氣”之間其實是可以替換的,二者本質上是同一種事物,在天地的角度看來、毫無不同。
隻不過“法力”是修行者的私物,可隨意使用,“靈氣”則是天地公器,隻能間接利用或者轉一手、化為“法力”再使用。
而在修行時,自然不是什麼緊要、緊急關頭,這時候自然可以想辦法,用“靈氣”替代了“法力”來使用。
這也就是外物,或者說天材地寶、靈丹寶藥的重要作用了——
如果隻靠自然吸納“靈氣”來煉體,那煉一萬年、都煉不出什麼火候。
唯有使用集結、和凝聚了無數“靈氣”的靈藥,才能事半功倍,煉出名堂來!
比如“三相決”的“固相決”之中,就提到有一種萬古不化的“玄冰”,便是修煉“固相”、證得“無垢法身”的大補之物。
雖然這條路同樣要求海量的靈藥、才能成行,但好歹也比齋用“法力”強
多了。
甚至,你若是能隨時隨地有著充足的寶藥供養,那甚至都有可能做到煉體的同時,又不會拖累絲毫的道行進步。
這就是最理想的情形了!
可惜這種理想中的條件,似乎在整個三界中,也仍無一人能享受到。
無它,煉體消耗寶藥實在海量!
……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既然已經決定要煉體,那麼對於寶藥的事情自然要未雨綢繆、提前規劃為妙。
而要搜羅寶藥,一個人搜羅效率,自然遠遠比不過一群人搜羅的效率。
在這種事上,一個人就是周身鐵、也決計是打不了幾粒釘的,因而最佳選擇還是要依靠群體、和數量的力量。